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夏烟雨 > 第78章 入宫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御花园。

钰公主愕然,问道:“此策出自国贼之手?”

不久前,她才和吴忧见过,而且闹得不是很愉快,她没想到吴敌竟有如此才华!

庄文清点了点头:“不错,只是吴敌老奸巨猾,嘴巴严实,还是臣从吴忧处套来的消息。”

于是,庄文清把去吴家的大致情况讲了一遍。

听完整个过程,夏皇冷哼一声:“吴敌实在可恶,满腹谋略,却隐藏极深,治国三策如此,科举一策又是如此,匹夫。”

夏皇直接爆了粗口。

对于吴敌,杀又杀不得,如果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夏皇又不甘心,只能愎诽两句。

不论是治国三策,还是科举,没有在官场摸爬滚打,是想不出这样的策略,因此,夏皇和庄文清都不认为,它们是出自吴忧之手。

看了看一旁的钰公主,夏皇语气中带着歉意说道:“钰儿,委屈你了。”

赵钰摇了摇头:“父皇,事关社稷,儿臣不怪父皇。”

时间不长,三位皇子陆续到来。

见到钰公主,三位皇子非常的热情,不停的与钰公主叙话。

钰公主很清楚,三位皇子看重的是她手中的兵权,对此,她表情平静,虽然热情回应,不过其中的疏远之意,任谁都看的出来。

三皇子赵桓道:“皇姐,北方乃苦寒之地,你难得回京,可要多留些时日。”

四皇子赵恒道:“就是,皇姐,皇弟甚是想念,现在北方无战事,多留些日子,享享天伦之乐,岂不美哉?”

五皇子赵垣道:“皇姐,再北上,一定要带上皇弟,皇弟近日武艺大涨,可与皇姐并肩作战。”

对于这些言辞,钰公主一一点头回应。

夏皇冷哼一声,把奏折往前一推道:“你们先看看这个吧!”

夏皇打断了三位皇子与钰公主的话,表情淡淡。

闻言,三位皇子拿过奏折,一一传阅。

看完奏折,赵桓目露奇色道:“父皇,此乃良策,不知是何人所奏?”

没等夏皇说话,朱高带着吴敌来了跟前。

“罪臣吴敌,拜见陛下!”

见到夏皇,吴敌下跪行礼。

大夏不兴跪礼,即使是夏皇,躬身行礼即可,自吴敌大难不死后,在心里,他对夏皇和庄文清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见吴敌行如此大礼,夏皇非常的满意:“免礼,赐坐。”

内侍搬来一个圆凳,吴敌一一行礼后,心里忐忑,只敢坐半边屁股。

夏皇看向三位皇子,说道:“对于吴家案,你们怎么看?”

赵桓起身,义正言辞:“父皇,依律当斩。”

赵恒和赵垣道:“儿臣附议。”

夏皇表情平静,继续问道:“科举正是吴敌所奏,当如何?”

三位皇子表情错愕。

愣了愣,赵桓回道:“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如果相抵,将置国法于何地,父皇,国法大于天!”

赵恒回道:“父皇,若放了吴敌,先例一开,以后人人效仿,长此以往,法将不法,国将不国,请父皇三思。”

赵垣说道:“儿臣附议,法不可废,请父皇三思。”

闻言,夏皇捋了捋整齐的短须,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目光却看向一旁的庄文清。

庄文清会意,上前说道:“陛下,吴家的案子尚有疑点,臣正在全力调查,吴敌若有罪,理当依法处置,只不过,科举乃事关社稷,应当尽早推行,为朝廷选拔贤才才是重中之重。”

不等三位皇子反驳。

夏皇率先说道:“庄爱卿言之有理,科举才是重中之重,吴家的案子也很重要,庄爱卿此案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吴爱卿一个清白。”

“臣,遵旨。”

“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

吴敌再次跪下,感激涕零。

夏皇叹了口气,来到吴敌身边,扶起吴敌,语气柔和:“吴爱卿,委屈你了。”

吴敌擦了擦感动的泪水:“不委屈,罪臣愿为陛下死而后已。”

见时机成熟,夏皇语重心长道:“吴爱卿,朕清楚,只要科举以你吴家的名义推行,必能洗刷你吴家在仕林中的污名。

可如果以朕的名义推行,那么所有的读书人必然会拥护朕,拥护皇室,甚至拥护朝廷,可这是你吴家的功劳,朕不会据为己有………”

“陛下,罪臣愿将科举献于陛下。”

闻言,吴敌再次下跪,没有丝毫犹豫道。

夏皇佯装不满道:“吴爱卿,不妥不妥,朕岂能贪臣子之功,如果传出来让人诟病。”

“当初蒙陛下不弃,委臣以重任,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科举一策,并不算什么,今日陛下若不受,臣便长跪不起!”吴敌情真意切道。

夏皇一脸感动的神情道:“爱卿请起,朕受之便是。”

此时,君臣相得的场面,感人肺腑!

三位皇子不以为然,钰公主神情诧异,庄文清一脸淡然。

不同的是,吴敌是真的情感流露,而夏皇心思复杂。

朕先借三位皇子吓唬他,然后再欲擒故纵,这些小技俩就让吴敌乖乖献上科举?

不对,能想出治国三策和科举,必然是心思剔透之人,吴敌必然在打着什么主意。

科举一策,不算什么,好大的口气,看来他肚子里还有更精妙的治国之策,必须想办法挖出来,不过此事急不得,须徐徐图之!

夏皇神情一肃,看向三位皇子道:“吴爱卿乃国之栋梁,以后此案未明之前,不得对吴爱卿无理。”

“是,父皇。”

三位皇子齐声应道,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夏皇才懒得理会,他只要表明一个态度即可!

“另外,朕打算近日推行科举,此事事关社稷,朕不想看到一些不长眼的跳出来坏事。”

夏皇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警告意味,朝臣大部分依附三位皇子,现在夏皇发话,就是在告诉他们,谁如果阻拦,就要承受怒火。

自夏皇登基以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明君头衔。

只要顺利推行科举,他的功绩堪比太祖,如果胜利的推行治国三策,那么他必然是千古一帝。

即使想想,夏皇心潮澎湃,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