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离经叛道小穿女 > 第180章 禅茶院成为女翔技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0章 禅茶院成为女翔技校

林月正在瞪眼看马大嫂刷粪桶,却见门前不远处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男人身后跟着一个年龄约摸十来岁,衣裳也很褴褛的小女孩。

男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一看就知道他是个乞丐,再看小女孩的模样,可能是他的女儿。

这个时代乞丐很多,不仅仅是荒年因逃荒有大量乞丐,就是丰年,因好逸恶劳当乞丐的也很多。林月就经常看见大街上,三五人或七八人一伙或站或坐的人,他们无所事事,聚在一起晒太阳,掐虱子,随地而卧,随地而坐,人们也是见怪不怪。

乞丐很多,也有男人或妇人带着儿子或女儿乞讨的,但带着的女儿一般年龄都很小,因为十来岁的女儿可以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也可以卖给人家做妾,即或有十来岁的女儿乞讨,一般也是由娘带着的,不过,这个男人带的女儿也有十来岁了,他不卖女儿,而是将女儿带在身边乞讨,这样的乞丐并不多见。

男人剃光头发的前头顶上有一块鸡蛋般大小的疤痕,疤痕不像胎记,倒像是外伤留下的一处伤疤。

男人并不忌讳这块伤疤的存在,而是堂而皇之将疤痕裸露在外面。林月注意到,男人手里拿着的那根棍子约摸两尺长,表面打磨得比较光滑,像一根加长版的擀面杖,只不过这根擀面杖不是棍子的本色,而是涂着一层绿色。

再看看小女孩,小女孩面黄肌瘦,一脸菜色,趿拉着一双破鞋,鞋子小了,脚趾头从鞋里露出来。嗯,小女孩没有缠脚。小女孩跟在男人身后有气无力的走着。

男人经过林月门前的时候,瞄了一眼站在门外等轿子的几个人,突然看见了米康氏,向米康氏一揖,大家一愣,但男人并未向米康氏行乞,而是低头默默走开,林月看看米康氏,却发现她已经红了眼眶,默默看着中年男人和那个小女孩从她身边走过。

林月好奇,乞丐与米康氏认识?

正当男人向米康氏一揖的功夫,原本走在男人身后的小女孩突然急步上前,来到马大嫂卖煎饼的门板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一个煎饼就跑。

马大嫂提着粪桶回到自家门前,一见有人拿了她的煎饼,就高声叱骂起来,抡起手里涮粪桶的刷子就向小女孩打去。

小女孩跑得飞快,一边跑,一边大口大口咬着煎饼,转眼就跑没影了。马大嫂没打着小女孩,就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涮马桶的木柄刷,跳脚大声叱骂。

林月看着那柄涮粪桶的刷子,很担心像马大嫂那样的挥舞,会不会有黄色的东西溅到煎饼上。男人听着马大嫂的叱骂并不生气,这事与他无关,不急不慢继续向前走。

林月的轿子来了,林月坐上轿,一行人就到禅茶院去。

经过火锅底料厂门前,焦永根已经等在那里了,轿子没停,焦永根与管家和陶学奎打了招呼,就跟在轿子旁边,与他们一起走着。

来到禅茶院,甘露方丈和福觉庵主以及静修比丘尼已经等在禅茶院大门前了,见到林月,三人向林月双手合十,念一声阿弥陀佛。

林月站在禅茶院大门前,看着禅茶院三个大字,林月又想起自己准备开办的技校名字,取一个什么名字与女性有关呢?

想起技校,自然就想起前世有名的南翔技校,南翔办学模式,就是现在林月要在这个时代想作的一项事业。既然前世有个南翔,南翔技校培训了很多有一技之长的男人,这些男人有了一技之长,就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林月就为技校取名“女翔技校”。

女的意思当然是女性,任何人一看就明白,翔是飞翔的意思,前世男人学技术有南翔,今生女人学技术就应该有女翔,有文化有技能就能飞翔,女人学了文化有了技能难道飞不起来?林月要在女翔技校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女人,女人要自强,就要与男人一样具备飞翔能力。

至于宣传口号,那就比照南翔技校的“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南翔”为模板,女翔技校就叫“女人当自强,大清技校找女翔”。

林月脑海里想象着那些年龄不等,缠脚的没缠脚的大姑娘小媳妇,坐在教室里读书和学习技术的场景,又想起前世看见的女性励志搞笑口号,女人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了小三,打得了流氓!她的脸上就不由得泛起笑意。

不过,励志归励志,搞笑而已,无论哪个朝代,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可能具备这种超人能力,再说也没有必要。就连林月,也只是一个能上厅堂,不会下厨房,不愿斗小三,打不过流氓的女人,这个世界给于女人生存的空间十分逼窄,女翔技校培养的女性,只能是略有文化,懂一门技能,离开男人能自谋生路的人罢了。

不管怎样,女翔技校为女性带来的岂是学点文化和学点生存技能?女翔技校带给这个世界的,是宣扬男女应该平等的理念,帮助贫弱女性学习一点生存能力,虽然微不足道,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林月故意闻闻自己的手,手上好像真的有淡淡幽幽的花香,做好事的感觉真好,不枉在这个世上走了一遭。

从女翔技校结业的女子应该都像玫瑰吧!不仅好看,身上还得刺。

甘露方丈并不知道林月在想什么,见她看着禅茶院几个字沉思,就说,禅茶院这三个字是明朝皇帝朱由检写的。

甘露眨眨眼,不过,我们在广济寺没有查到有关记载。

林月没见过朱由捡写的字像什么样,所以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黄台吉建立清朝以后,对明朝有影响力的东西曾经做过一次清洗,这块招牌既然是朱由捡写的,理应在清洗范围之内,这块招牌没被清洗,或许是因为黄台吉对庙产网开一面吧。

林月想着,这块牌子既然是明朝皇帝朱由捡写的,那就好好保存下来,文物嘛,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物件。至于大门外的那堵墙?林月认真看看,嗯,明朝皇帝都能为禅茶院题字,女翔技校也应该有皇帝题字,让黄台吉题字?太费口舌,让福临题字?福临不是准皇帝吗?林月打定主意,让福临为女翔技校题字,就写“女人当自强,大清技校有女翔”,题的字就镶刻在这面墙上。

林月不禁咧了咧嘴角,清朝皇帝为女翔技校写励志标语,世上谁有这种逼格!

林月带着几个人走进禅茶院,跟着甘露,先将禅茶院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现在她才知道,禅茶院不仅仅是一座宅院,宅院还附带着周边的一百多亩地,不仅附带着一百多亩地,还有地边上那一排可以住几十个人的僧尞房。

原本林月只知道禅茶院是广济寺的,不知道禅茶院还有土地,还有僧尞房,黄台吉将禅茶院赏赐给林月办学,当然也包括那些土地和僧尞房在内。

林月惊喜得张大嘴巴,喜出望外!转头看看甘露,发现甘露脸上的表情不喜不悲,林月赶紧合上嘴巴,闪电总是击中最高的物体,所以聪明的人都知道,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低调。

林月马上将欣喜若狂表情包揣进兜里,面部表情也变得像甘露那种不喜不悲的模样。

甘露向林月介绍说,这些土地没有租给佃户们耕种,而是由广济寺僧尼自己耕种的。因为广济寺僧尼多,虽然有丰厚的庙产,但寺院里养着几条蛀虫,普通僧尼的开销,还得靠僧尼轮班耕种才能赚取生活的补充。

至于那一排废弃的僧尞房,是轮班耕种僧人休息的地方,现在皇上将禅茶院赏给了林月,僧尼就不能再来耕种,僧尞房也就闲置了下来。

林月有些愕然,她没有见过僧人种地,以为僧人都只是在寺院里念经。

甘露告诉林月,僧人种地,是从禅宗四祖之后就开始的,不仅僧人需要耕种,寺院里的尼姑也是要种地或做一些手工活的。甘露笑笑,其实僧尼的生活还是很忙很累的。

林月点点头,推开僧尞房的门看看,屋里的家具虽然简陋,但有大通铺,有桌子板凳,还有煮饭的锅灶碗筷,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屋里还堆放着一些农具,这些房子不用再刻意打理,就能继续住人。

林月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向随行的几个人讲着开办女翔技校的规划和打算。

比如,将现有的茶室改建成上课的教室,后院改建成女生宿舍。学技术不能只学课本上的东西,需得自己动手练习,就像学游泳,理论学得再好,不到水里呛几口水,永远都不会游泳一样,所以,技校的实习场地很重要,现在就利用禅茶院的一百多亩地,再新建几栋房子,设烹饪实习室,刺绣实习室,接生模拟室和缝纫实习室,新建这些实习室,除了教学需要外,还要考虑对外的实用性,比如烹饪实习室,除了烹饪实习而外,还要成为集酒店和教学为一体的建筑;比如刺绣实习室,除了学习刺绣技术,还要成为刺绣工坊,承接刺绣活计;比如接生模拟室,除了为产妇接生,还要成为一座妇婴保健为一体的门诊住院室等等,学生们既有实习的地方,也有对外营业的条件,做到以店养校,有了这些条件,女翔技校就可以招生了。

甘露福觉和静修都没听懂林月说的话,那也是的哈,她们都是多年出家的尼姑,除了会念经打坐,其他的都不会。

管家和陶学奎,焦永根也没听懂,原本办女子学校就是不可思议的事,偏偏办的还是女子学技术的学校,男人学技术正常,但女人学技术有什么用?这些都是所有人闻所未闻的稀罕事。

不过,这是林月想做的事,她想做的事很多都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事,到了林月这里,往往都会逆转为不可思议的结果,大家想不通就不想了,信任林月就对了,按照林月说的去做就行了。所以,大家一边茫然的听着,一边虔诚而机械的点着头。

林月知道她们听不懂,听不懂她也要说,林月坚信,只要不停的向大家灌输这些超前知识,尼姑与林月在一起待的时间久了,尼姑也会变成女强人。

林月向静修比丘尼笑笑,说现在差一个女翔技校的校长,我想请静修比丘尼任校长。

啥?静修比丘尼任校长?在场的几个人都愣了,别说让谁任校长,现在她们连林月说的话都没听懂,谁敢任校长?什么叫校长?

但林月不以为然,对惊愕不已的静修说,我现在的几个企业,巾帼味精厂的厂长焦荷,以前是我家女厨子,她指指焦永根,是他姑姑。

焦永根赶紧点头承认。

林月又说,我们现在青草素药厂的厂长陶学秀,以前是我儿子的奶娘。她指指陶学奎,是他堂妹。

陶学奎也赶紧像鸡啄米般的点头。

林月继续说,还有曹家山雉鸡养殖场的场长,以前她跟着丈夫一起逃荒到曹家山,现在养着几百只雉鸡,她们的条件都没有静修师姐的好,静修师姐年轻有文化,对禅茶院情况熟悉,我觉得由静修师姐任校长是最适合的。

静修比丘尼傻眼了,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一个尼姑要当技校校长?她连什么叫技校都不知道,怎么当校长?

林月看着静修,安慰她说,开始的时候,对工作不熟悉是很自然的,只要自己肯用心,时间长了,铁棒都能磨成针,何况人呢!你先试试,如果没有大问题就当下去,实在不行,仍然回尼姑庵当比丘尼也是可以的。

静修仍然很惊愕,不敢贸然答应。林月再说一句,万一以后你真的能够胜任校长了,还可以还俗,将校长职位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林月最后这话使静修有些突然,她出家是因为迫不得已而不是看破红尘,还俗,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如果自己真的能还俗当个老百姓,还有技校校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这是人生再好不过的选择和结局。

再想想自己与焦荷与陶学秀相比,条件确实比她们好得多,她们都能有所作为,难道我静修就不能?人生难得几回搏,现在改变人生的机会摆在眼前,自己为什么不搏一搏呢?

静修比丘尼动心了。她点点头说,我试试吧。

见静修点了头,林月心里自然很高兴。她不能亲自出任校长,因为她自知在这个世界时日不多,离开这个世界没人继续工作岂不白费功夫?再说,林月接触的人有限,手里能用的人才资源更少,想要做一番事业,造福现代,没有帮手是不行的,所以,她认为,静修任女翔技校校长就是最好的人选。

现在见静修点了头,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到了原位。

甘露方丈见静修答应作校长了,也为林月高兴,说广济寺有两个和尚对建房在行,朝廷改建甘露庵就是这两个和尚负责的,他们有技术,懂行,为人处事也正派,技校的培训基地建设可以交给他们去做,相信他们能做好的。

林月没想到寺庙的和尚中还有这样的人才,当即同意将女翔技校的修建交给两个和尚去做。

福觉庵主也来了兴致,说甘露庵现在有尼姑近两百多人,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帮助静修校长为技校做些管理,甘露庵现在的尼姑情况,静修是熟悉的,以后技校需要什么人,我们甘露庵尽力提供帮助即可。

林月太高兴了,没想到,自己办个技校,既然会依靠着现在的广济寺和甘露庵得以实现和发展。

林月赶紧向甘露方丈福觉庵主和静修比丘尼双手合十,嘴里念一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