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语一只手按住他的额头,阻止他张开手扑上来的熊抱:“你小子注意点分寸,别想吃姐的豆腐,姐已经有男人了。”

王军顿时收手回来,虽然心里觉得冤枉,他只是一时激动嘛,真的从没有过敢吃大姐头豆腐的心思啊。

绝对不是因为大姐头长得太磕碜的原因。

他对大姐头那都是尊敬。

况且他也有喜欢的姑娘了,可不能让兄弟们误会,他对大姐头有别的心思,大姐头一看就是结过婚生过娃的妇女。

他是脑子抽了,才会对大姐头动那种歪心思。

回去后,宁语又重新找上了她的那群捞鱼小弟们。

村里的孩子们因为最近半个月宁语都不怎么找他们用小零食换鱼而郁郁寡欢,疯跑摘野果的自由日子都不香了。

那些野果啥的,他们早就吃腻了。

今天宁语重新找上他们说要收鱼虾的时候,他们瞬间打起了精神。

宁姐姐的零食花样特别多,一开始是水果糖,大白兔奶糖,虾酥糖,芝麻糖、花生糖,后来又有什么牛轧糖、兔子形状的小饼干、烤芭蕉片、炸虾片、炸薯条等等等等。

多的数不清,他们太喜欢和宁姐姐交换东西了。

而且宁姐姐要的全是一些没人吃的玩意儿。

这次宁语提了要求:“鱼只要2斤以上的,虾只要拇指粗及以上的。”

太小的鱼虾光是剔骨剥皮就很费人力,清理完了得到的那一丁点肉完全不划算。

孩子们拍着胸脯保证,绝对给宁语捉大鱼大虾。

有几个水性好的孩子,捉鱼很有一手,时不时就能给家里抓到五六斤的大草鱼回家加餐。

只是家里都不屑吃,一般都用腌渍过的橄榄炖鱼,分好几顿才吃得完一条大鱼。

这次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了。

交代完孩子,宁语哼着歌背着手往回走,路过田边,看到勤劳的李红英,突然之间灵机一动,向李红英招手,把她喊过来。

李红英擦了一把额头的汗,丢下拔杂草的活就跑到宁语跟前来,“怎么啦宁语,有什么要我帮忙的?”

“红英,你现在每天干满8个工分,换成钱的话,一天能挣多少?”

宁语把水壶递给她,先让她喝一口冰爽的酸梅汤解解暑。

李红英想了想,她之前曾经问过,今年他们公社这边一个工分值1角8分钱,每天干满等于1块4毛4。

于是如实说了这个数。

“一天累死累活才一块4毛4。”

宁语眼里全是惋惜。

李红英不解,“我觉得挺好的,干一天能买一斤多猪肉了,辛苦点但也都值了。”

宁语幽幽看着她:“那你每天都能拿2斤肉票吗?”

李红英一噎。

是啊,要是没有肉票,私下找人换的话,1块4毛4可能一斤猪肉都买不到。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这两个多月吃我和谢折曜的东西,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李红英惭愧低下头,虽然她平日里总帮宁语干家务活,可这年头,劳动力是最不值钱的,她帮的这点子顺手的小事,根本不好意思提。

“所以我这次是想问问你,想不想挣多点钱,以后也能留点私房钱傍身。”

宁语循循善诱。

李红英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真的吗?上哪赚钱啊?”

宁语出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借口。

直接说她要带李红英投机倒把,那是不行的。

李红英胆子小得很,而且她不确定李红英的嘴巴严不严实。

于是找了个借口,说她跑县里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大姐,很喜欢吃鱼丸虾丸,知道宁语会做,就想用物资跟宁语换。

宁语大哥那边寄钱过来,想让宁语帮忙多买一些咸鱼咸鸭蛋、晒干的海鲜等特产寄回去,说是他那边很多内陆朋友都很稀罕吃。

现在宁语就缺一个帮她清理鱼虾的帮手了。

“每剔骨剥皮一斤鱼肉虾肉,我就给你2毛钱,怎么样?”

一斤鱼肉或者虾肉大概能做出1.2斤的丸子,她卖给家属院的人是1块一斤,5斤起买的话是9毛。

那些人都是几家一起团购的,所以基本上都是算9毛一斤。

她给王军的佣金是每卖出1斤给1毛,如果他在别的地方卖出更高价,那溢价部分就是他的额外收入,她不过问。

再除掉收鱼虾的成本,她每斤大概能赚4毛。

而且她再也不用亲自跑去交易,也不用清理鱼虾了。

唯一要做的就是搓丸子而已。

李红英激动得像小学生一样踊跃举手:“我能我能!我可以!让我来吧!”

每天下工吃过饭后,她争取每晚清理个6斤,那每天就是1块2毛钱收入,这都赶超她一天出工赚的了。

要是农闲不上工的时候,她一天能整十几斤。

想想她就兴奋得脸上都充血了。

宁语拍拍她的肩:“我是希望你每天能多清理一些的,毕竟我哥那边要海货的战友家人挺多的,你可以考虑每天少挣2个工分,多出来的时间和力气就能多整个两三斤,这不比2个工分值钱?”

李红英想了想,觉得宁语说得太有道理了。

她听说工分最值钱的时候,一个工分也才2毛出头,可她清理一斤鱼虾就给2毛诶!

特别是剔骨一些三斤以上的大鱼,剔完剥皮下来也就半个小时,就有一斤七八两的肉,那可就是3毛多呢。

但她干半个小时的活,可能连一个工分都不值。

见李红英打鸡血一样答应下来了,宁语笑眯眯的又嘱咐了一番,让她保密不能跟别人乱说,明天开始干活。

在知青院里清理鱼虾,腥味是很重的。

但还好他们知青院不远处,有一个用鱼虾沤肥的地点。

就算有人觉得院子里有腥味,也会自然而然想到,是不远处那个沤肥点散发的味道,不会想到她们这里。

宁语让李红英弄这些鱼虾的时候,回房关起门来弄,不要让别人知道。

李红英一开始不太明白,又不是干啥坏事,为啥不能光明正大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