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 第73章 提议建立银行体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银号?这是何种机构,我从未听闻过。\" 朱标皱着眉头询问,作为大明的子民,他对于银行的概念一无所知。

在他们的认知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事物存在。

\"银号啊!\"

朱肃沉思片刻,接着解释:\"大哥,你知道票号是做什么的吧?\"

\"这个清楚,票号就是人们存放钱财之地,谁手头有多余的钱,就能存入,需要用时再取出。\"

\"不过,存钱后票号会收取一笔保管费。\"

\"因此,通常人们都不愿把钱存进票号,白白支付保管费,不如自己留用。\"

\"另外,把钱放在票号很不稳妥。\"

\"万一,不慎遗失存款凭证,存入的钱就无法取回。更重要的是,若票号遭遇强盗,被盗贼洗劫,那该怎么办呢?\"

\"据我所知,咱们应天府虽有几个票号,但鲜有人愿意把钱存进去。这银号和票号有何关联?\"

\"正是如此!\"

朱肃接话道:\"大哥,我说的银号,其实是票号的升级版。\"

\"这样啊?\"

朱标一时困惑,问:\"五弟,一个升级版的票号,如何能解决货币贬值的问题?\"

\"大哥,别急,让我慢慢说清楚。\"

\"众人不愿存款于票号,主要原因就是你刚才说的。首先,存入票号不安全,钱只有握在手中才最可靠,这点就让许多人不愿存款。\"

\"其次,票号还要收保管费,何必白白浪费呢?\"

\"但如果是以大明皇家的名义开设这个银号呢?百姓还会认为它不安全吗?谁胆敢打银号的主意,格杀勿论。\"

\"而且,我们可以派军队驻守银号附近。\"

\"一旦有不轨之人靠近,立即派军队镇压。\"

\"我想,在整个大明,恐怕没人会有胆量抢劫银号吧!\"

\"安全性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嗯?\"

朱标闻言,眼睛一亮,说道:\"五弟,你说得对!如果以皇家名义开设这个银号,不,是银号,安全的确可以得到保障。\"

\"那保管费呢?\"

\"不需要保管费!\" 朱肃笑着回答。

\"怎么可能?不收管理费,建设银行的运营成本怎么办?那些在银行工作的人,他们的薪酬从何而来?难道要朝廷额外资助吗?\"

\"小五,恐怕你不清楚,大明朝的国库已所剩无几。\"

\"如果再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开设银行,恐怕文武官员的俸禄都要受影响,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朱标语意深长地解释。

\"哈哈!\"

朱肃闻言,朗声笑道:\"大哥,如果我说,让大明的百姓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免收管理费,每年还会返还一部分利息,你会怎么想?\"

\"什么?还要付利息?小五,你...你是不是太冲动了!\" 朱标惊讶道。

\"大哥,你可能觉得我的想法荒谬至极,要是真建了银行,恐怕国库倾尽也不足以弥补亏损吧!\" 朱肃笑着反问。

\"确实如此!\"

朱标微微颔首,接着提出:“假设情况如此,恐怕无数人会将银两存入,就算利率微乎其微,但人数众多,累积起来便不得了。

\"一年下来,光是付利息恐怕就得耗掉一大笔银子。\" \"这银行,简直就是散财童子嘛!\"

\"这……这样岂不是加剧了货币贬值的问题?\"

\"别急,大哥。\" 朱肃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背,继续说:\"我还没讲到银行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现在看来,我们这银行似乎赚不到什么钱。\"

\"但实际上,只要运作得当,这银行能赚取巨大的利润。\"

\"大哥,假设我们开设了这样的银行,短期内会不会有很多人来存款呢?那时,银行里就会积累起一大笔财富吧?\"

\"那是肯定的,如果有这样的银行,我也会把钱存进去。\" 朱标回答。

\"呵呵!\"

朱肃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接着说:\"大哥,我们就这样看着这些钱在银行里闲置,任其生锈吗?难道不做点什么吗?\"

\"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些钱去投资生意。\"

\"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些钱借贷给需要资金的商人。\"

\"做生意哪有一路顺风的,总会遇到些磕磕绊绊,或是遭遇风暴,遇到突发状况需要周转,但又无人可借。这时候,他们就可以向我们的银行求助借款。\"

\"设定一个还款期限,到期必须归还。\"

\"当然,不是谁都能轻易借到钱,必须确保他有偿还能力,借钱时也需提供抵押,比如他的产业。\"

\"如果到期仍无法偿还,就用他的产业抵债。\"

\"或许,他正面临一项重大的商业机遇,成功后收益丰厚,偏偏此刻他手上资金短缺。与其向亲友求助,背上人情债,不如向我们的银行贷款,只谈金钱,不涉人情。\"

\"你说,他会选择向银行借贷吗?\"

\"在我们银行借款当然会有利息,但这利息会设定在公正的范围内。\"

\"比如借出一万两银子,归还时可能是一万两千两或一万三千两,具体利息取决于还款时间。早偿还得少,拖延偿还则需支付更多。\"

\"如果到期未还清,我们可以追加罚款,或者用他的抵押品抵消债务。这样,银行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存款的利息我们可以适当调低,如存入一万两,一年付息十两或五十两,完全可行。\"

\"他的钱存入银行,别人再向银行借出一万两。这样银行就能从利息差中获利,几百两银子不就轻易赚到?如果扩展到全国,利润会有多丰厚呢?\"朱肃阐述道。

\"这……这!\"

朱标听得愣住了,一时无法消化。这……竟也能盈利!似乎真的可行!

而且,如朱肃所说,一旦银行成立,不仅能赚大钱,还能从商人那里获利。尽管朱标不像父亲那样反感商人,但多少有些影响。

\"赚商人的钱,然后分一部分给百姓。\"

\"妙!妙!妙!\"

朱标忍不住鼓掌赞叹:\"小五,你的计划太棒了!把钱存入银行,百姓的财富就能增加。\"

\"即使将来通货膨胀,物价微涨,也能从银行得到补偿。\"

\"小五,你真是个天才!\"

\"等等!\"

朱标突然神色一凛,说:\"小五,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靠别人的存款赚钱,但如果大家都来取款,而银行的银子已被他人借走未还,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