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某位飘了的汤姓同学,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顾知书的动态。

这些时日他就没干别的正事,一有闲暇,就在网上四处游荡。

就和詹库两拨篮球迷群体一样,哪天巅峰对决其中一方赢了,那一边的球迷就拥有在某扑和某音上横着走的特权,到处耀武扬威。

而输掉的那一方,也早已习惯了立刻原地装死,拔掉网线,做一个远离网络喧嚣的隐世之人。

但凡是和“三行情书”相关的讨论,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更贱的是,他还不是开着一个账号去游荡,而是好几个小号随时待命。

只要有相关话题,立即就小号带节奏——

“你们,听说过北师大诗歌社包揽比赛冠亚军的事迹吗?那两首作品,啧啧啧……”

以至于后面被人揪住了小尾巴,揭露了他开小号的恶劣行径,让他社死了几天。

然后他又注册了全新的小号,继续开始游荡。

你们这些人,就是嫉妒!

嫉妒哥的才华,嫉妒我们北师大的实力,就见不得别人好。

凭实力拿的冠亚军,凭啥不让我们宣传得瑟?

有本事你们也拿一个试试呗!

汤光远理直气壮。

但和别人尸体都腐烂了,全身上下只有嘴是硬的不同。

汤光远是真有自信和骄傲在心里的。

在他看来,北师大诗歌社就是天下第一,我们的三行情书实力,就是天下无敌。

如今看到顾知书的动态,他还怔了一下。

妈的,天上来敌!

虽然是心里咯噔一下,但汤光远还真是不服。

是,要论现代诗歌的话,我是得在你顾神面前弯腰,论古代诗歌,我更是直接跪下。

但这是三行情书啊!

就算你是顾神,在该领域做出了配享太庙的卓越贡献,你说有作品能压过我们北师大的风头,我也是不信的。

看看!

汤光远怒气值拉满,点开了顾知书的动态,看到了那首被评为“第一”的作品。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

什么鬼?!!

这玩意也配称第一??

汤光远整个人傻眼了,他本以为至少会看到一首让人惊艳,堪称“劲敌”的作品吧,但怎么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个玩意?

基本的逻辑都不通顺好伐?

螃蟹怎么可能在剥你的壳?

笔记本又怎么在写你?

你一个正常一米五以上身高,40公斤以上体重的人类,怎么能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就他妈最后一句“你在想我”是正常人类能写出来的语句。

反常!

极度地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出于对顾知书近乎是无条件的信服,或者说是忌惮,汤光远没有简单地下判断。

而是先去看网友们的评论。

集体的智慧,不用白不用嘛……

果然,一开始评论区是满屏的“???”,质疑声很大。

但渐渐地,有人品出来味道了。

“这诗一眼逻辑有问题,但这么明显的问题,我不信顾神会看不出来,所以,结论很明显了——

是我有问题!”

妈的,觉悟还挺高。

汤光远撇了撇嘴,暗骂一声马屁精,继续往下面看。

“既然这首诗的逻辑是相反的,那么,假如把逻辑理顺过来,又会是怎么样呢?

我试着按照正常的逻辑,去写这首诗,意境马上就出来了——

【螃蟹不可能在剥我的壳,笔记本不可能在写我。

漫天的我不可能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不可能在想我。】”

嗯???

有点意思了。

反逻辑的三行情书么?

的确,如果按照评论说的这样,把反常的逻辑扭转过来,这首诗也成为了一首质量上佳的作品。

但……

不够!

假如只有这种程度的话,稍微有点文学水平的读者,都能看出,别说是顾知书心目中的第一名了,就连三行情书大赛前三十名的作品,都还有差距。

文笔一般,构思一般,整首诗过于平铺直叙,虽然有点韵味,但不多。

不对不对不对,一定还有哪里有问题!

汤光远觉得评论区里的虾兵蟹将们,已经不足以再帮他开拓思路了,是时候出动高手资源。

于是他将这首诗拷贝到了北师大的诗歌社聊天群里,并且动用群主的特权,艾特了群里的所有人。

“出来,紧急,解题!”

要是一个陌生人加入群聊,估计会很懵圈。

这群是地球人的对话?

但汤光远觉得,这就是特色,就是文化人的意趣,也是圈子的门槛。

没点水平的人,就不配加进来!

“收到,提裤,马上。”

“约会,重要,今晚。”

“峡谷,团战,即胜。”

“已阅,冥思,不解。”

群里很快就有数条回应,格式一致,让汤光远看得是心情舒畅。

这才是诗歌社该有的逼格啊!

但转念一想,他还没破解顾知书刚发的那首作品的秘密,他的好心情就荡然无存。

“都快点,等会让别人拔了头筹,丢北师大的脸!”他主动切换回到人类语言模式。

“破译中,团长别急,我好像有点摸到门路了,等一下,我再捋一捋思路。”

“你有思路赶紧说啊,大家一起群策群力不比你一个人瞎琢磨要快?”

“好吧,主要是怕影响到你们的思路,我在想,会不会是有反转,比如,这是一首反写的诗?”

“反写的诗?不是,刚才我不是说了吗,已经有人解读出了逻辑上的反常了。”

“不不,团长你误会了,我说的不是逻辑,而是,整首诗的文字,其实是反过来写的。”

“不是逻辑?是文字?”

汤光远先是一愣,随即脑海里好像浮现出了一道灵光,他急忙拿出纸张,用圆珠笔开始在纸上写起字来。

如果不去改变常识逻辑,只是单纯把文字顺序颠倒的话,那就是——

【我在剥螃蟹的壳,我在笔记本上书写。

漫天的枫叶和雪花落在我的身上。

而我在想你。】

看到这些文字的瞬间,汤光远的眼神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读出了某些不同寻常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