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好,医生。”

动画场景切换到了客厅之中,只有神探波洛和医生两人独处。

由于是第一人称视角,对罗坚而言,就仿佛是自己亲自在和波洛面对面一样。

至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人知道“医生”具体的相貌特征呢。

因为从头到尾,医生就是我,我就是医生……

“波洛,你说你已经找到了真凶是谁?”

“是的,他就在我们之中,一直都在!”

“到底是谁?!”

波洛沉默了一会,仿佛在最后整理一遍思绪,然后将烟头扔进了壁炉之中,沉声道:

“医生,在告诉你答案之前,请跟上我的思路,我带你重温一遍我的调查轨迹。

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向一个人——

我从最初就有一个疑惑,在心头挥之不去,就是那晚打给医生你的那通电话。

凶手‘多此一举’,打这个电话,到底动机何在?

研究动机的前提,是弄清楚这通电话的作用,毫无疑问,它的出现,让谋杀案在当晚就被发现了,否则多半要拖到第二天,医生,关于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罗坚在下划线里填了“是”,这时候,所谓的互动更多像是一种例行公事了。

他的脑子至今都是处于一种半宕机的状态,好像一片空白,又好像有几千几万个念头在咆哮。

“很好,您能认同的话,我们就能更进一步了。案情提前曝光,对凶手有什么好处呢?

我能够想到的是,这样可以确保凶手第一时间到达犯罪现场!”

罗坚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极力想要控制肌肉的颤动。

哪怕是现在,他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做出的这个选择,内心深处似乎还在期待着意外和瑕疵的出现。

他太清楚,假如连最后的逻辑都被捋清的话,对于推理小说界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然而,波洛就如同一台正在冰冷运转的无情机器,在一步步地将那个无可辩驳的真相,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接下来我们再将目光投向凶案现场,记得吗,有人曾挪动了一把椅子,挪动后的椅子位置,正好处于房门和窗户两点之间的直线上。”

由于是动画视频,罗坚不费吹灰之力就回忆起了那把椅子的位置。

回想起来,孤零零一把椅子单独摆在那里,的确是有点奇怪。

但凶杀案的现场本身就该是乱糟糟的,当时他也没有多想。

“遮住窗户!”医生抢答道。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仔细琢磨发现不对,因为椅子的高度根本不足以遮挡住整个窗户。

然后我又发现,除了窗户之外,这条直线上,还有另外一个物件——书桌!

我因此判断,也许凶手想要遮挡的,其实是桌上摆放着的某个东西?

虽然那时我还不能判断出到底是什么,但可以凭此归纳出几个重要条件:

第一,那东西在凶手作案时,不能直接带走;

第二,在案发之后,必须要尽快将它转移带走。

如此一来,那通电话的动机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帮助凶手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挪走桌上的东西!

可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罗坚眼前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开场动画场景,他只感到手脚冰凉。

“是口述录音机!罗杰先生曾购买过一台口述录音机,庄园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可现在,那台录音机却不见了。

所以,凶手的模样更加清晰了,他是一个想尽办法第一时间赶到凶案现场的人,他是一个携带了某样容器,足以装下一台口述录音机的人。”

此时医生出言打断了波洛:“为什么要带走录音机呢?他的目的何在?”

“因为在九点半的时候,雷蒙德在门外听到的,并非是罗杰在说话,而是口述录音机定时播放的声音,在那个时候,罗杰已经死了!”

又一个重要的时间线索被推翻!

所有人,从视频里的警督,到视频外的观众们,从一开始都被作者带着绕圈,作无意义的推理。

然而所有人都没意识到,用于辅助推理的线索,竟然是刻意的误导!

罗坚想起此前视频动画里,录音机好几次的特写镜头。

“如此一来,凶手的特征又更清晰了一步,他不仅要知道罗杰书房里有这么一台录音机,还得懂得一定的机械知识,能让录音机按时播放声音!”

一个人在摆弄钟表机械的画面,浮现在罗坚脑海之中,那个视角……

“窗台上的鞋印也经证实,是属于拉尔夫·佩顿的鞋印,拉尔夫说过,他有两双一模一样的鞋子,一双自己穿着,另一双留在了酒馆内。

拉尔夫的嫌疑已经被排除,所以,鞋印是凶手刻意留下,用以栽赃的道具。

综合以上种种,医生,你能找到真凶到底是谁了吗?”

视频内外都陷入到了一片沉寂之中。

“我”没有开口说话。

“最后,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总结概括吧,凶手的轮廓,其实已经呼之欲出——

他是一个当天早些时候去过酒馆的人;

他是一个与罗杰熟悉,知晓他书房内有一台口述录音机的人;

他是一个精通机械原理和实操的人;

他是一个携带着大体积容器的人——比如,一只黑色的手提箱;

他是一个在案发后第一时间出现在书房里,并且有机会单独待上几分钟的人;

事实上,这个人就是你——

医生!”

哪怕罗坚是自己亲手敲下的“医生”二字,进入到那个最初被所有人都下意识忽略的“医生线”。

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人出现在案发现场,拥有充足的作案时间,并且全程都表现得异常活跃。

那就是医生!

也是身为观众的“我”!

但又有谁会去怀疑,其实“自己”才是杀人凶手呢?

一场完美的“灯下黑”骗局!

但在听闻真相揭晓的这一刻,罗坚依然感觉到脑子里好像有一阵天旋地转的感觉。

而此时,视频动画一转,一本黑色封皮的厚厚笔记本被翻开,熟悉的旁白声响起:

“写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握笔的右手酸痛难忍,几乎要抬不起来。

是的,我就是那个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神秘人,不过,应该也不难猜到吧?

毕竟全村只有我一个医生,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掌握弗拉尔斯先生死亡的真相呢?

就没有人怀疑过既然那位先生是死于毒杀,为什么我又会做出是死于肠胃炎的结论呢?

难道你们真认为我是个庸医?噢,上帝,这个评价对于一名绅士而言,实在是太羞辱了。

还有密室杀人案,多么完美的犯罪啊,假如没有被波洛识破的话,这桩奇案一定会被全世界反复提及议论吧?

其实,作案的手法太简单了,我只是趁着罗杰读信的时候,从后面杀死了他,然后光明正大地从书房门走出去。

再偷偷绕到凉亭,取来提前准备好的靴子,爬窗返回书房,从里面锁上房门,在窗台上留下鞋印,再由窗台离开,奔跑到庄园门口即可。

谁又能想到,不可能完成的密室杀人案,正确的解密方法,就藏在一句小小的证词里面呢?

【医生是在八点五十分离开书房,九点整走出庄园大门】,而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这段路程只需要五分钟。

多棒啊!

假如全世界都在为这桩奇案议论纷纷,而我选择在追诉期过后,出版这份手稿,揭开让人惊愕的真相……

唉!可惜,遇到了波洛,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波洛!

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盯上我了,所有的幻想,也都仅仅是停留在我脑海里的臆想,仅此而已。

没想到啊,这份手稿居然会以这种方式收尾……”

罗坚本就天旋地转的脑袋,在看到这画面的瞬间,更是“轰”地一下,如同有颗炸弹在灵魂深处炸裂。

这是——

自白书?

我明白了!

为什么这个互动视频,要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来展开。

为什么在第一人称视角的动画里,会有“旁白声”这种突兀的东西存在。

假如,刚才我们所看见的视频,根本不是一部正常意义上的作品,而是将其理解成为一本罪犯的自白书的话。

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可这也……

太离谱了吧?

罗坚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直到他看见原本空荡荡的弹幕区里,出现了第一个留言——

“啊?”

罗坚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想起自己最初那个可笑的想法——

“菜,就多练……”

多么地荒谬和幽默啊!

不过,事已至此,不留下点什么的话,似乎也不太合适。

于是他也点开弹幕留言,输入了一个字——

“啊?”

视频在医生下定决心,要以安眠药结束这一生后,落下了帷幕。

视频的最后,弹出来一个字幕:

视频内容改编自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作品《罗杰疑案》……

等罗坚再次登录上论坛的时候,发现原本那个“坚固行动”的主题帖,已经被斑猪关闭。

无数“无家可归”的论坛友友们,焦急地在其他地方四处发帖,询问原因。

“斑猪,你是不是被发律师函了??为什么要关闭主题帖?”

“斑猪,你要是被绑架了,就在留言里回个1,我帮你报警!”

“是不是资本出手了?屮,难道现在连一个实体书销量为零的小作家的推理试水作都讨论不得?”

小作家?

试水作?

罗坚原本也是持相同看法的,但如今看到这个说辞,内心只觉得荒谬和苦涩。

你们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还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从今晚开始,整个推理悬疑小说界,要开始沸腾了!

而就在此时,一个由斑猪发布的,特殊标红的置顶贴,出现在了论坛的显眼位置。

“坚固行动宣告失败,顾知书的互动视频作品足以封神!

不要问我原因,本论坛三天内禁止出现任何剧透内容!违规者立即关小黑屋,禁言一个月套餐伺候!”

斑猪的这个置顶帖,更是瞬间让论坛内的网友们陷入到疯狂。

一般来说,只有在市场上,出现某些“神作”,论坛上才会设立类似的禁止剧透规定。

为的就是给论坛内的爱好者们,能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去阅读完作品,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避免因为逛了论坛而被剧透,后悔终生。

但好像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类似的规定弹出来了。

更何况,这次的情况还很特殊。

以前针对的都是市面上已经发行的书籍或者电影电视,虽然群里禁止讨论,但你可以去找作品一睹为快,直接解答内心的疑惑啊。

但是,顾知书的这个互动视频,的确是开了国内先河。

你如果填写不到正确答案的话,压根就进不去最后的真相剧情!!

怎么玩??

幸好在这个时候,有人发帖提醒:

“重要消息,只要你在真凶嫌疑人那里连续三次填写错误,会有一个新的选项出来,询问你是否需要特殊帮助,直接跳转到正确的剧情线上。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这个选项,只是在最后一幕里被震撼傻了,现在才想起告诉大家,望周知。”

“啊,真的吗,那我马上去乱填多两次错误答案。”

“这个乱字用得好,说得好像你认真填就能填对一样……”

“这应该算是个好消息吧?顾知书很良心地给所有人开了后门,但我怎么就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呢?”

“靠,刚下班回家,打开论坛,一群人神神秘秘的,什么鬼,不就是一个犯罪悬疑推理作品嘛,嫌疑人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我一个个填还能有错?打死不开特殊帮助!”

“很好,楼上的兄弟有志气,我插个眼,三个小时后回来查看楼主的精神状态。”

“插眼+1,我先去找特殊帮助了。”

“同去同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特殊帮助看到了医生线的结局。

啊?

凶手是医生?

而身为观众,一直都是在用医生的第一人称视角来旁观整个案情。

可以说,医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观众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医生视角=观众视角。

岂不就是说——

我是凶手?

忙活了这么久,各种分析案情,查找线索,盘问嫌疑人,昏头转向,忙得不亦乐乎。

最终你告诉我,我这么努力,其实是在逮捕我自己??

好像……

被愚弄了呢!

一个个看了结局的观众,呆坐在电脑屏幕前,不由自主地点起了一根烟。

两根、三根、四根……

妈的,这视频的后劲还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