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34章 现在的我,强得可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章 现在的我,强得可怕!

给学生的鼓励和建言吗?

顾知书闻言陷入到思考之中。

他一时间竟然也是有点挣扎纠结。

不是因为拿不出来,而是选择太多,让他稍微有点难以取舍。

要论励志诗,估计全天下比李白写得多,写得精彩的人,也没有几个。

数量和质量兼备的,更是独此一家。

见顾知书被难住,现场的学生观众们是更兴奋了。

好嘛,你也有纠结不定的时候?

不会是拿不出手吧?

但仔细想想,又发现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毕竟苏轼的作品,顾知书都整出来了不下十篇,篇篇都是佳作。

而名头之响亮,犹在苏轼之上的“诗仙”李白,相信顾知书不可能连一篇励志的诗词,都拿不出来。

既然如此,顾知书又在纠结什么呢?

那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能被冠以“诗仙”之名的李白,肯定是着作等身,写下诗篇无数。

顾知书之所以会陷入踌躇之中,就是可以选择的作品太多,让他一时间都拿不定主意。

你拿不定主意,我们可以帮你呀!

于是现场不知道哪个嗓门大的学生,开口嚷嚷了一句:

“都要!”

于是局面瞬间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都要!都要!都要!都要!”

全场逐渐形成了整齐划一的声音,不停起哄,汇聚成一股强烈的声浪,直冲顾知书而来。

面对这种情形,就连身为主持人的成铭,感觉也很难把场子给压下来了。

只好苦笑地望向顾知书,神色间还有些不好意思。

顾老师,您可千万别怪我啊,我是真的就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只是没想到现场的同学们会这么贪心,喊着都要,您可不能怪到我的头上来……

当然,成铭看向顾知书,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看顾知书的表情,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假如顾知书因此露出不悦表情,或者愁眉不展的话,他作为主持人,无论如何,都得出面救场了。

只是那样一来,肯定扫兴,会给这场原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交流会,蒙上一层灰暗的面纱。

成铭这时候看见,顾知书也抬起头来,朝他看了一眼,表情平静,微微一笑,点头示意。

此时成铭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是稳稳落地,他同样微笑示意,让开身位。

把舞台彻底交给了顾知书。

现场的灯光师也是懂得哄抬气氛的,立即把主舞台上的大部分灯光熄灭。

只留下一束聚光灯,专门照在了顾知书的座椅上。

氛围感拉满!

见状,同学们的起哄更加热烈了。

如果一开始只是一部分人的起哄呐喊,在成铭将身位让出来,聚光灯落下后,几乎就变成了全部人都参与的呼喊。

无奈,顾知书只好从座椅上站起身来,双手做出一个微微下压的动作。

现场的起哄声这才逐渐平静下来。

此情此景,顾知书也不好再坐下来了,于是干脆就站在舞台上,身姿挺直,目视前方。

他缓缓开口道:

“《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现场再次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

只是加重的呼吸声,回荡在大礼堂的每一处角落之中。

诗里的第一句话就把学生们的情绪彻底调动了起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何等气魄!

何等自由!

用来表达豪情满怀、直冲青云的志向,再合适不过。

对于锐意进取的年轻人,这两句诗可谓是开门见山,上来就被调动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就冲回宿舍去,挑灯夜读!

我辈是大鹏!

终会有一飞冲天,直上九万里云霄之上的时候。

此刻不去发奋图强,更待何时?!

即使有一天,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

但大鹏会因此就沮丧堕落吗?

当然不会,即使真有那么一天,大鹏从云端落下,也会在江湖上激起波澜!

所以无论得意也好,失意也罢。

无论是高踞云端之上,受到世人仰望,还是落下沧海之中,被世人耻笑。

你都要记住,你此生生来就是大鹏,是自由骄傲的象征,永远不要因为外界的是非议论,丢失了你原本的骄傲和雄心!

虽然可能现在的自己,还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受世人仰望。

但是——

丈夫未可轻年少!

以后但凡和人争吵,说这么一句话,岂不是比用网上流行那句——

莫欺少年穷!

显得更有逼格?

毕竟你说莫欺少年穷,人家可能会对你使出经典连招——

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能把你气到当场吐血。

但若是使用“丈夫未可轻年少”,就可完美躲避默认连招偷袭。

赢!

热血还在沸腾,呼吸越发沉重,就在一众年轻人还沉浸在大鹏的青云之志上时,

又听见顾知书的声音,再次响起。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杜夕月的世界里,心跳声变得清晰可闻。

透过闺蜜周薇的手机直播镜头,她全部的心神,都好像要被舞台上的那个男子所吸引。

光芒万丈!

即使身为女子,她也能从那一句句诗文之中,感受到何为豪气万丈,何为快意江湖!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一轮明月。

上天赋予我雄才大略,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了还会再找回来。

来人呐,和我一起烹羊宰牛,要玩就玩个痛快,玩个酣畅淋漓!

要饮酒就应当豪爽大气,一起饮它几百杯起步,不醉不归!

钟鸣鼎食、豪华富贵算不上什么珍贵,我只希望能一直沉醉不愿醒。

世上哪里的繁华,能比得上我梦中的大千世界呢?!

古来圣贤人物都终将被冷落,起起落落乃是人生常态。

如果纠结于世俗的荣华富贵,那就落入下乘了,只能终日长吁短叹,悲悯己身。

唯有饮酒豪客能留传美名。

想从前,陈王曹植会晏平乐观,一斗美酒十千钱,痛饮狂歌豪气冲天。

主人为何说钱少?只管去买酒,一起喝个痛快!

什么五花宝马,千金狐裘,都是身外之物,不重要!

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就千杯烈酒,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长愁!

如果说,前面李白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是白衣翩翩,腰悬佩剑,风流倜傥,自信超然的书生模样。

如今,在《将进酒》之后,这个形象又发生了一点改变。

他手上仿佛长期拎着一壶酒,嘴唇的上下方位置,也蓄起了须。

中年的诗仙李白,和他的一众老朋友们,在饮酒作乐,畅谈古今,好生快活。

借着酒意,忽然间诗兴大发,一边举着金杯,一边仰头看着天上的明月,踉跄着步伐,摇摇晃晃,然后一边痛饮,一边诵出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只是在脑海里想象着这副画面,代入到那个情景,杜夕月的心中,就难免会涌现出强烈的羡慕和向往。

恨不得早生上千年,回到唐朝,看一眼那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世。

恨不得化作男儿身,肆意张狂,骑上骏马,拎起酒壶,仗剑天涯,领略那风光无限的大好河山!

羡慕!

突出一个实名羡慕!

连她一个新月集团的千金大小姐都尚且心驰神往,在场的大学生们就更不用多说了。

眼睛都好像变得赤红,一个个要化身狼人似的,感觉下一秒钟,就要仰天长啸,发泄心中积攒的豪情万丈!

天生我材必有用!

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一样,对考试如此渴望。

来!

把高数统计学给我叫过来!

立即,马上!

我现在就要将它们斩于马下!

现在的我,强得可怕!!!

似乎是感觉到同学们的气势,强大得惊人,顾知书原本还准备再念下一首的。

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作罢。

够了。

就先让同学们打这么多的鸡血吧,下一首诗,有点欲扬先抑的味道。

还是等同学们把高数统计学斩完再抛出来给他们听吧。

毕竟还不知道到底是谁斩谁呢……

那时候应该会更加合适。

现在嘛,

学生们一个个跟月圆之夜立即要化身狼人的样子,好像也不需要他再接着鼓励打气了。

于是顾知书朝成铭使了个眼色,他自己则悄无声息地重新坐了下来。

灯光师立即会意,打开了舞台的主灯光,关闭了聚光灯。

而成铭也是立即顶上,做了一番总结,然后把话题往其他嘉宾的身上进行引导。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成铭的主持功力再深厚,也无法控制住观众席上同学们的激动心情了。

场下议论声一直持续到了整场交流会的结束。

直到散场,大家纷纷有序地从大礼堂走出,脸上都是一副激动万分的表情。

仿佛每一张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强烈的自信,以及对知识迫不及待的追求。

就连汤光远这种年轻的老油条,仿佛也被鸡血之力灌注,在好不容易加上周薇的微信好友后,他的聊天内容是这样的:

“你好呀,周薇同学,我全名叫汤光远,今天很高兴认识你。”

“这场读书交流会太好了,我受益良多,全身都充满了干劲和动力。”

“今晚回家准备把高数课本拿出来读读,再做一点练习题,以前我总觉得高数很难,完全搞不明白,但现在我觉得,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诗歌?我觉得大学阶段,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这样将来毕业后才能冲上云霄啊!”

“其实我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不信?下次我可以和你比比数学成绩,看谁的分数更高……”

周薇直接被他给整无语了。

你不是诗歌社的老大吗?怎么说话像个高中生似的,全是学习学习学习!

后来干脆懒得再在手机上和汤光远聊天了。

与其和这直男瞎聊,还不如去网上看看大家对顾知书今晚的表现是如何评价来得有意思。

要知道整场交流会,是不禁止带手机和录像拍照的,因此不停地有视频片段流出。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顾知书说话的那些时段。

无论是让人惊艳的开场白,还是畅想诗仙李白和坡仙苏轼隔空切磋的奇幻场景,亦或是最后给大学生朋友的两首激励建言诗篇。

都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特别是那些没能来到现场的同学们,更是悔恨得想要捶胸顿足,白白让经典场面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至于身在外省的同学,那就完全没有办法了。

只能是向自己所在的学校献计献策,看看能不能也通过什么方式,把顾知书给骗,咳咳,给请过来,也在我们当地举办一场读书交流会。

我们想线下亲眼见一见顾知书的私心事小,关乎学校所在地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事大啊!

你看,那些在苏轼登场那期《故事人生》里,被“提名”到的城市,后来黄金周的旅游热度有多高?

比如西湖,无数游客就喜欢跑到断桥上面,当众吟诵诗词,甚至还有穿上宋朝服饰,专门拍短视频直播的。

没山先生直呼内行!

只要把顾知书请来,他不给你当地留下一两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好意思离开?

领导答应,我们同学和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堵住!

留下买路词!

还真别说,虽然同学们的提议多少有一些玩笑的成分,

但眼看着北大的这场读书交流会,热度越来越高,口碑持续发酵,

还真有不少地方动了心思,也在琢磨,把顾知书请来现场,是否不失为一个好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