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年。”

“你是见过世面的人,说起来应该是见多识广,你对家乡的状况怎么看?”

梁平沉思一下:“我们滩里乡劣势明显,其实劣势有时候也能变成优势,关键的如何利用。”

梁平的话不仅出乎郑向峰的意料,就连梁敏仪和王主任都认为梁平夸大其词,故意在郑书记面前显摆。

无私则无欲,无欲则刚。梁平正事没有求助郑书记的地方,所以说会也就少了拘谨:“就说土地,我们黄河摊上的土地,如果种植常规的农作物是劣势,沙土地的小麦产量低,秋季十年九不收。但是如果种植其他适宜的东西,劣势可能就成了优势。我有个战友,是靳东省,也和我们差不多地处黄河滩区。人家不是种植小麦,而是利用弓棚种植西瓜 。种植的西瓜每亩达到八九千斤,并且比正常西瓜在上市早接近一个月,一斤西瓜的价钱都达到一块多钱,一亩地的收益能赶上十几亩传统种植的收益。关键的是咱们敢不敢冒险,有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别说郑书记和王主任这些没有种过地的,就连种了一辈子地的潘敏仪都听的目瞪口呆。

习惯了传统种植的人们,让他们不种粮食改种西瓜就是冒险。

“都种西瓜到时候吃的粮食怎么解决?”梁敏仪不想让梁平在郑书记面前出风头。

“有了钱还愁没有粮食”王主任怼了梁敏仪一句。

郑向峰连看都看梁敏仪:“技术和销售不知道会不会成问题。”郑书记担心的不是冒险,而是种植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成规模以后的销路。前两年某县因为种植大蒜太多,造成蒜苔没人要,出现了全国闻名的蒜苔事件。

梁平不紧不慢的说:“首先说技术,我们可以到我那个战友的所在地靳东省去实地考察一下。另一方面,给省里的农科所,农业大学合作。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在转变思想,他们的工作也在下沉,因为他们的天地在农村,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只有与农业结合才能落地,才能转化为成果。我们这么大的规模,对他们来说,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事情。至于销路更不用担心,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也发达了,只要成规模,成品牌,各大城市的客商都会蜂蛹而至。”

梁平的话让郑向锋茅塞顿开。因为他还有事要和梁平单独谈,就借故把王主任和潘敏仪支了出去。他见梁平目的就是想让梁平挑起村支部书记的这副担子,把滩里乡这潭死水搅活,潘敏仪在一边,这样的事情又怎么能说。

郑书记说:“以前只是想招商招商,商没招来,也把这些事情忽略了,真是舍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过这个项目固然好,要见成效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真是远水不解近渴。”

“郑书记我的理解招商就是借鸡下蛋,借梯子上墙,是优势互补的事情。我们出去招商就是用我们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从区位上我们没有优势,谁会来我们这样的地方投资,在资源上更没有可比性。”

“现在县里把招商工作看的很重发”。郑向峰有遇到知音的感觉。

“招商的标准是不是看有没有项目。”梁平问道。

“是,又不全是。就我们滩里乡来说,招不来商,就没有项目。”

“招商的路走不通,不如我们换一条路走。”梁平心里忽然冒出来一个新的想法,不过他要先探探郑书记的意思。

“你是说我们自己上项目。”郑向峰在想,如果我们能够自己上项目,自己就不会那么作难了。

梁平肯定地点了点头,就是这一点头也给郑向峰增添了很大的信心

“说说看。”郑向峰来了兴趣。

“我们这里的杨树都几乎都被当成废料卖给造纸厂造纸了,假若是经过深加工,直接生产成板皮,压缩成合成版,既解决我们杨树价格低的问题,又解决了没有项目的事情。”

郑向峰沉思了一下:“项目倒是不错,不过就是不知道怎么找人合作。就是不知道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现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建筑业,更是发展迅猛,不说别的,就看我们梁济县的发展就能预见到全国的发展形势。建设的发展直接拉动的是装修行业,装修的主要原料就是三合板,五合板,杨树的板皮就是生产合成版最佳原料。这个行业存属于绿色行业,前景广阔。不说我们周边几个县的树木资源,就是我们滩里乡的树木也足够百儿八十台机器生产一年的。按一百台旋皮机算,加上收购原料和加工生产的,可以解决近千人的就业,再加上加工所产生利润,滩里乡会获得多大的经济收益。

自己一心想的就是招商,拉大项目,怎么就没有想到利用自己的资源搞项目,这个项目看似零散,但是真正的整体效益却是巨大的。此时的郑向峰已经顾不得所谓书记的颜面何尊严,俨然就是一个虚心请教的学生:“你说的这些的却是一个好项目,相信我们也能加工,关键别加工出来没人要。”

梁平给郑向锋介绍了吴明欢板厂的生产规模,市场前景以及面临的困扰。

郑向锋高兴的在房内转了两圈:“这样你马上联系吴老板,让他来我们这里实地考察。”

“吴老板不仅答应来这里实地考察,还答应在我们这里设立办事处,负责技术的传授,机器的维修和质量的把关。为了把握契机,最好乡里也要组织人员去看看他们厂里的实力,签订合作合同。”

郑向峰拍了梁平一下:“真有你的,就按你说的做。”

“郑书记,就是能和吴老板合作,我们也应该选几家备用的企业,以防出现意外。”

“想的很周到”。郑向峰由衷的说道。

梁平见时机成熟:“郑书记我还有一个更好的项目。”梁平决定真正试探一下郑向峰。

郑向锋对对梁平提出的两个项目已经大感兴趣,听到还有更好的项目,急忙催促到:“有什么好主意都说出来,别掐掐扭扭的。”

“不过这个项目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做”。说完还做了个鬼脸

“你小子还卖关子,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能不能做”。郑向峰不是见圈就跳的人。

“不说了,就是说了你也绝对不会做”。梁平并没有给郑向锋说项目的事情。郑向峰想想,你吊我的胃口,我偏不给你这个机会,也没有再问。

梁平还是给郑向峰讲学校如何需要学习资料以及学生渴望得到学习资料的事情。

郑向锋也不是土包子,没等梁平说完,他大致已经知道了项目的内容。乡镇是党的一级组织,不仅担负着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任务,同样负有贯彻和党的政策和决策,和上级保持一致的重任。

“梁平,不用说了,不合法的事情,我是不会答应的。”作为党委书记做事自有自己的原则性。

郑向锋的回答完全在梁平的意料之内。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会做百分百的努力。

“郑书记,我也是共产党员,也知道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有时候党的方针政策也不是完全符合实际需要。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当前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矛盾。现在政府对民间图书出版是不提倡,但并不意味以后不支持,就和土地包产到户一样。开始的时候,包产到户就是搞资本主义,那个性质要比图书印刷严重的多。后来不时也进行土地改革推行包产到户。小岗村的带头人也从搞资本主义的反面典型一夜之间成了改革开放的领军人物。再说近的,我们梁济县的特种车,是从焊接拖拉机车斗起家,经历了多少磨难,一举成为享誉全国的特种车生产基地。县委书记也因为敢担当,勇于改革而被破格直接提拔为颍东市市长吗,岭南镇党委书记被直接提拔为常务副县长,分管经济工作吗”?

梁平的话说的都是实事,这些事例也真正的触动了郑向锋最敏感的神经。

“郑书记目前图书印刷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退一步说就是出点差错,你也仅仅是个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至于受到更多连累。”

富贵险中求,他渴望进步,渴望得到上级的重视,渴望得到群众拥戴。但是,这个事情对他来说他重要了,也许真的像梁平说的一样,自己可能会因为这件事平步青云,也可能因为这件事终止自己的政治生命。到那时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简直就是赌。

梁平知道这么大事,别说郑向锋一时难以抉择,放到谁的身上也很难下这个决心。“郑书记,还有一个办法,你既不用担责任,还不会失去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