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片居民区路很窄,前两天下过雨,路面满是积水,一走一脚泥。

老旧小区该有的问题这里都有,线路老化,路面狭窄,房子破旧,房龄大约都有几十年了。

在居民区走走,好不容易看到几个老头老太太坐在路边的石墩上闲聊。

我有点摸不着头绪,只能是先打听一下。

我在里面找一个相对年龄较小的五十多岁的男人说:“请问大叔,这里有卖房子的吗?”

大叔似乎觉得我很奇怪,“你要买?你买这儿的破房子干啥?前边那大楼房都新盖的,你不买那些?”

我倒是想买呀,“哦,不好意思,我很穷,那边太贵了。”

周围的老人看到我来了兴致开始七嘴八舌:

“这小姑娘真有意思,人家都往城里跑,你怎么跑农村来买房?”

“唉,你说老张家那房子是不是要卖?”

“年前是听说要卖,当时没找着买家,这年后又让儿子接走了,一直也没回来。”

“那老刘家那几间呢?”

“她家不能卖,儿子不孝顺,老刘太太没地方去,怎么也得给自己留个窝。”

“对我想起来了,前阵子李二宝家也说想搬城里去,他们家在城里买房了,估计他家那个得卖。”

“是啊,有能耐的人谁在这儿待着呢,冬天上厕所都冻屁股。”

这句话说完他们几个老人家哈哈笑了起来。

我一听来了精神,他们一下子居然提了这么多户人家。

我问刚才的大叔,“请问这几户怎么走啊?我可以去看看吗?我在这儿没亲没友的,好房子买不起,平房我也只能是先看看,太贵的话也买不起。”

大叔热情地说:“这几户我都熟,他们几个腿脚慢,我陪你去吧!”

大叔带着我到几个房子处都看了一遍。

说实话如果真是为了买房子,真的太不起眼了。但我看的不是那些,我看的是发展前景。根据我上一世的记忆,这个地方后面不但拆迁了,重新开发后还是非常贵的地界,入手绝对不会亏。

我一面走一面跟大叔闲聊。

“你一个小姑娘跑这城边子来买平房,自己敢住吗?这里可不比城里小区有保安有物业的,这儿可什么都得自己来。”大叔说。

“我看看,到时候不行再找两个朋友来一起住。像我这样的女孩子还有很多呢。”其实我并没有想找别人来住,但是这样说可以免得大叔瞎想。

大叔提醒道:“反正到时候你要真来了,我可建议你结伴而行啊,这地方半夜连个路灯都没有,可黑了。”

“好的,我知道了,咱们这儿的平房一般多少钱一平?”房子的单价决定着我到底能不能够得着。

“嗨,这平房论啥平啊,一般一户给个总价也就差不多了,至于多少钱一平你自己算算就行。”大叔边走边答。

“那多少钱一户呢?”居然还能这样,我接着问。

大叔依然没有正面回答,“这得看东家要吧,几万块钱怎么也能买一套。这儿的房子不贵,主要是太破了,有点能耐的年轻人都搬走了,儿女孝顺点的老人也被年轻人接走了,人不多,空房子我看不少。”

几万块一户,这也太划算了吧,我努努力应该够得着吧。

“那这个房子买完能过户吗?”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后面如果拆迁产权不在我手里会很麻烦,搞不好少给我点补偿就完了。

“能,这个你放心,我们这里虽然看着像农村,但其实也属于城里,可以过户。”大叔的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说着我们走到了一户门口。

“你看这户就是刚才他们说的被儿女接走了空着的房子,他家房子能新点,比别人盖得晚,你要买这样的房子,可以不用大收拾,稍微整理整理就能住,比较省心。但是他家院子小点,房子也就六十多平,你可以在外面看看。如果看中了,我有他们电话,可以给你问问,但说实话,他卖不卖不好说,因为他家儿子条件不错,不差这一套老宅院钱。”大叔介绍着,我猜这就是刚才说的那个老张家。

这个房子我不喜欢,院子太小了,主要是房子也小,如果还有别的选择的话,我不会选这个。

我们接着往下走,大叔指了一下前面的院子,“这个是老刘太太家,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儿子不孝顺,老太太得留着窝的那家。她家老头前些年死了,儿子起初还能回来看看,现在老太太身体不好了,腿出了点毛病,脾气也变差了。儿子一回来俩人就吵架,儿子干脆以离得远为由不回来了,得我们社区的人没事过去照看一下。你如果想进去,我可以带你进去看看,但你别说是来看房子的。这个房子好处就是大,院子也大,正房有四间呢。我估计这房子也不能卖,刘老太太指望不上儿子,总得有个住的地方。”

我生了一点恻隐之心,“真可怜,老了没人养,自己可怎么活?”

大叔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是啊,一看你这小姑娘就心善,这老太太可难了,他这儿子不孝顺,我们社区跟着也操了不少心。”

“您是社区干部?”循着他的话头,我问。

“对,我是社区主任,刚才下来看看,正巧遇上你。”大叔答。

“您贵姓?”

“免贵姓刘。”大叔客气道。

我时间有限,怕天晚了回去不敢走,“我觉得您说得对,这一户我就不看了。”

刘主任也说:“是,我估计她家也卖不了,别看这老太太行动不便,心里明白着呢,耳不聋眼不花的,想想她也不能卖。那我接着带你去看下一家,这下一家就在刘老太家隔壁,就刚才他们说的李二宝家,他们两家户型差不多,院子一样大,院子里还有厢房。比刘老太家敞亮干净多了。这两口子可能干了,这两年出去打工,赚了点钱,就在城里买了房,我估计他家差不多能卖。”

这个房子我有点感兴趣,“他们在家吗?

“他们这阵子一直没在家。”刘主任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