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 第五百四十三章 萧太后驾崩 大战将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四十三章 萧太后驾崩 大战将起

庞煜这次带人出海,除了解决天竺的麻烦,主要任务是挖金、炼金。

了解完天竺和细兰国的事,曹斌又将扩充海军的计划叮嘱了关胜一通,才吩咐福伯,开始准备宴席,为这些功臣洗尘。

趁着这个空当,庞煜凑到曹斌面前低声道:

“俊才,这次我还带回来十几万斤黄金,都是在黑州当地冶炼后的‘纯金’。”

“这么多金子,咱们几十辈子也花不完啊……”

现在天竺退让,海上商路暂时没有了阻碍,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黄金运回来。

曹斌点了点头道:

“我已经让人在汴京附近挖了地库,以后凡是运回的黄金都先存放在那里。”

说到底,黄金只是一种货币罢了,并不是真正的财富,除了不可替代性,容易让百姓接受,其实与纸币没有多么大的区别。

若骤然把这些黄金撒出去,只会造成通货膨胀,让大宋的经济崩溃。

他储存黄金是为将来改革货币、收割其他国家,等大宋储备了足够多的黄金,才是发挥作用的时候。

时间有条不紊地慢慢前行,很快就到了宣平五年除夕。

今年,新法走上正轨,好处也显露出来,国库充盈,百姓富足,整个汴京都透着一股热闹和喜气。

第二天新年正旦,潘太后在宫中大宴群臣。

本来她心情很好,但在宴会举行到一半时,却收到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辽国萧太后病危,已经到了不治的地步。

她心情变得不好,倒不是与萧太后有什么特别的关系,而是萧太后自澶渊之盟后,多次表达与宋国和睦的想法,让辽国上下都有所收敛。

虽然很多时候不尽如人意,但她的存在,确实让宋辽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就比如上次辽帝与曹斌互相搞事,虽然萧太后也曾写信向大宋讨要说法,却没有将冲突无限升级的意思。

一旦萧太后不在,谁也说不准,辽国会不会变成脱缰的野马。

还未等潘太后从这个消息中反应过来,就再次收到辽国的消息,“辽圣神宣献皇后”萧绰已于宣平六年正月初五病逝。

接下来一段日子,朝廷收到辽国讣告,也派出了使者前往辽国吊唁。

二月,使者返回后,回禀说辽帝态度和善,并无南侵之意,让潘太后和朝中群臣都松了口气。

这日清晨。

李公亮天不亮就进宫了,先是向大内递了牙牌,询问潘太后有没有什么吩咐,然后让人泡了一壶香茶,美滋滋地喝了起来。

待喝得差不多后,才开始召见下属,处理公务。

今天本应是他与曹斌一同当值,但曹斌请了假,他又能享受一天的独享待遇了。

忙了半个多时辰,正要休息一会儿,却听下属官员来报,雄州兵马钤辖派了信使求见。

他闻言一惊,连忙叫人进来,没等对方行礼,就询问起来:

“雄州出了什么事,莫非辽国有动兵迹象?”

来人是个中年将领,听到李公亮问话,他连忙摇了摇头。

李公亮长长地松了口气,正要训斥,却见那将喉咙滚动了一下,艰难道:

“李,李相公,辽帝的堂兄,南京留守耶律宗胜之父,被我们的士卒……杀了。”

李公亮刚喝了一口茶水,听到这话,全都喷了出来,气急败坏道:

“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死的,快说!”

那将领见李公亮一副吃人的模样,吓得连忙低头,硬着头皮道:

“前几日,突然有少量辽人突然越过边境,掠我百姓,王将军一边派人追索,一边上奏朝廷。”

“中午时分,其中一队人马拦住了那些辽人,但对方极为嚣张,不仅不肯束手就擒,还迎面冲杀。”

“我军都头见状,只得下令放箭,却不想将为首之人射死,后来拷问得知,那人竟是辽帝堂兄……。”

“王将军知道事情紧急,令末将押带麾下都头,日夜不歇,向朝廷禀报。”

李公亮此时后悔已极,痛恨自己为什么今天要替曹斌当值,不过他也不敢耽误,连忙起身道:

“你先等着,不要让那个都头跑了,本相立刻请见太后,商议此事、”

潘太后知道此事后,也是心中焦急,忙召曹斌等重臣进宫议事,其间她召见了雄州将领与犯事都头,亲自询问了详细经过。

潘太后问完后,脸色有些苍白,随后看向李公亮等人道:

“几位卿家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理,辽帝会不会因此动怒兴兵?”

王安石微微摇了摇头,开口道:

“辽帝是否会兴兵,臣也难以猜度,但我们应该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潘太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有点头痛道:

“卫国公曾说过,还要三年才能使我大宋新法圆满……时不我待,风波不断啊。”

听到这话,王安石、寇准等人都略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尤其是王安石,眼看着新法越来越稳,朝廷越来越好,极不希望这个进程被打扰,破坏这好不容易才成就的局面。

见潘太后一副头疼模样,李公亮眼神微闪,转身走向跪在殿尾的“犯事”都头,语重心长道:

“壮士先请起来,辽人掠我大宋百姓在先,你并无罪过。”

还没等那都头反应过来,只见李公亮深深施了一躬,将那都头惊得身子一倾,连忙起身去扶:

“相爷这是何意,小人承受不起啊。”

李公亮抹了抹眼角几点泪痕说道:

“如今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已到了危急存亡之时,只有壮士能救,我替天下百姓向你道谢了!”

见那都头一脸懵逼,听不懂自己的话,李公亮咂了咂嘴,直白一些道:

“只要这次能平息辽帝怒火,拖过三五年时光,我大宋就再也不惧他辽国……”

寇准见状有些无语,插言道:

“李相公,你怎可如此……”

听到这里,那都头顿时明白了李公亮的意思,脸色变幻数次,转身对寇准抱拳道:

“这位相爷不必再说,小人全都明白,我愿意为了大宋江山,前往契丹赴死,平息契丹皇帝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