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良久,身旁的男人膝形向前,郑重道

“祖母,阿雀本家虽门庭衰落,但自幼家教严谨,孙儿甚是欢喜,今日入我阚家,得祖母教引,定可为良妇”

老夫人脸上怒气更盛,但却端正坐态,阚家自那件事后人丁凋落,孤老幼童相依为命。自己咽下多少苦水,才将他这根独苗儿抚养长大。

“你自小秉性纯良,我阚家门庭衰落,无法为你与世家嫡女议亲,今日你定要这个女子为妻,祖母也只能顺你的意,但你”老夫人伸出瘦弱的手,轻轻从孙儿的手中接过茶盏,叹气到

“你的肩上是阚家的未来,你的祖父、父亲、叔父都在看着你”

浅抿一口茶水,完成了敬茶这个环节,武嬷嬷将一对水种极好的翡翠手镯捧上前来,笑着为朱雀解释

“这是老夫人的陪嫁,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 为主母信物,请少夫人珍之重之”

朱雀侧头向旁边的男人求助,看他点头示意才收下了这个贵重的礼物,决定等稍后再行还给他。

“孙媳谢过祖母”

“老婆子还要礼佛,你们先行回去吧”见祖母转身进了小佛堂,两人又默默一路无言的回到新居,

“我如今在军中未参军,新婚之日已过,先回军营去了,你在家中熟识一下家务,蔡嬷嬷会从旁为你协理”

男人丢下话,也不等她回应,就匆匆离家了,一旁的随从阿杭看看少夫人,规劝的话也不用说了,赶紧跟上。

主仆两人走远,阿杭才敢出声

“少爷,您有十日新婚休沐,也该在家陪陪少夫人呀,老祖宗还指着你赶紧添个小少爷呐”

阚御文自己听了先摇头,自己这个奶兄弟还真以为自己娶了个新夫人呀。

“军中粮草调度,一应饷银支发琐碎事务都未理清,我们先回去忙这些吧”

看他相信了自己的说法,又未免有些好笑,看来府中众人都信了自己对新夫人爱之入骨,那么她就安全了。

“吩咐谭伯,好好照看夫人”。

阿杭应道,两人迅速向城外军营行去。

到了军营前,霍家军旗威武,军纪整肃,守门卫士一阵诧异,上前行礼放行,

“阚参军,你不是刚刚成亲,怎么不在家中休沐?”两人也是去阚家吃过喜酒的,本觉得阚参军刚刚新婚,娇妻在怀,应是无心公事。

阚御文捶捶这两个毛头小子,阿杭吐吐舌头,两人向霍将军的营帐行去。

霍将军乃长川霍氏庶子,因家中嫡长子打压,单人单骑投身边防戎马,掌霍家军多年,而阚御文就是被他慧眼识珠,发掘提拔成为参军,因父辈的关系,待他如亲子。

“濯意,你昨日成亲今日怎么就归来军营?”

霍将军与阚父乃是军中挚友,袍泽之情深厚,斯人已去,对于阚御文,他从来都是当做自己子侄教养。

“军中事务繁忙,怎能因儿女私情耽误了正事”阚御文熟练的将热茶换上,递到霍将军手中。

“你这孩子,你娶妻生子才是最让我们心安的事”。看他这一副情窦未开的样子有些好笑。

“好好,适才斥候营送来鞑虏的军报,他们似乎在奇材山有活动的迹象······”

朱雀在小花厅中受了府众的跪拜。蔡阿婆为她介绍各处的采买、铺面的管事,如今只需她掌管府中杂事。

“田庄与粮铺在收到少爷大婚的消息就准备了贺礼,现在具在外间请见”

赶鸭子上架只能先硬着头皮将人请进来。

“田庄管事宋史,见过少夫人,贺少爷少夫人新婚大喜”

“老仆黄金玉,见过少夫人,少主少夫人佳偶天成,令人艳羡,绵延子嗣,阚家有继啊”

宋史年约不惑,面目略微秀气,虽是田庄管事,却是一副书生模样。

黄金玉是个约五旬的慈和老头模样,留一簇稀疏的小胡子。

“两位为阚家肱骨,小女初入阚家,还需两位多多协力”,虚扶两位请他们落座。

“少夫人,此次前来,一为贺新婚,二来是为回禀田庄之事”。宋管事放下茶碗,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

听到这朱雀倒是很是感兴趣,自己以前的本业就是植物学,刚好能了解一下现在这个时代的农业发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立身的本事。

“今岁的稻米具已下种,但看今年的醴泉水位大降,三月之内,未见一滴雨珠子,”

宋管事长叹一气

“想起旧事,大家都恐今年将是一个大旱之年,听说已有凉州岳阳府的灾民往东而来”

蔡阿婆笑着回到

“此事上回已回与老夫人知晓,老人家言道还是沿用旧例,若遇灾年,则庄上不必如数进送各种新鲜蔬果,各佃户也全数免租即可”

“老夫人心善,那三十佃户能硬挺过这些灾年都恨不得在家跪拜了”朱雀有些哂笑,黄掌柜夸人就好像亲眼瞧见的。

“这阳翔府本就是阚家发迹之地,土地不仅仅是这些户的性命呀,这看天吃饭可是愁煞人了”、

三人有来有往的又聊了一盏茶的功夫,朱雀对阚家的田庄才有些了解。

原来这阚家本就发迹于醴泉村,后面阚御文的祖父以伶仃小兵的身份一步步进阶成京官要职,后举家前往京都,家中田庄都交由醴泉村李氏族老管理,用于族学供养。

当阚家老祖母带着个阚家唯一骨血回乡,新任族长又力排众议,将觊觎阚家田产的族人劝退,重新将田庄与田产还于旧主。阚家与醴泉村实是结为了更密切的关系。

重光八年又遇灾年,醴泉村有三十来户人家,家中良田皆已贱卖,粒米也无,就剩最后一步卖儿鬻女,是当时的阚家老太太开口为每户支取了三斗粟米,活人一百余口。

经此之后,这些农户求到李氏族长家中,为还活命之恩,愿为阚家奴仆。多番推辞之下,这些人家依附与阚家,做了阚家不卖身的佃户,也重新有了定心丸一般,日子才又过了起来。

朱雀细算一下,从交谈中可以知道,昨日自己成亲的日子是四月廿三,在这里水稻分苗插秧的时间在六月中旬。

如果遭遇干旱,那对于今年的产出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