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这几个小姑娘安排住下,朱雀和宋管事商量好第三日就开女学,还特意让邢聪姚进城一趟,点名买了一些东西。

时间匆匆而过,第三日一早,大家就赶紧起来准备了。

岑大娘一早起来就给三妮儿准备好了洗脸水,小辫子梳的溜光,再扎上一根红绳,这绳子是刘三哥听说丫头要上女学特特意去买的,花了两文钱,这次一点都没有心疼。

\\\"妮儿,听说这女先生教写字、数数、还要教刺绣,你可要听话”

“娘,我省得,我会听话的”

刘三妮十三岁了,这个岁数,已经有同伴订好亲事,待过几年就要嫁出去了,自己却能学几个字,学学她们永远不会学到的东西。

“娘,我们走吧”匆匆吃完早上简单的馒头和粥,就出发去女学的院子那边了。

“宝珠姐姐,你看我这衣裳可好?”宝瑶穿上了自己这次自己带来的最好的衣裳。

“宝瑶,换回平日的衣裳,爹爹说了,我们要和庄上的姑娘好好相处,不可攀比嫉妒”

父亲最是疼爱自己,从小也是吃喝不愁,从来没有做过农活,佃户家里,听起来不怎么样,但是其实家资颇丰。

“走吧,莫要错过了时间”芜柳在三人之中是性子最静的,虽不是年纪最大的,但办事最是妥帖,这也是她家中清贫但能和这两个小姐妹一块儿过来的原因,邢叔父就是看中了她的细心。

三人到的时候,庄子上的小丫头们都已经到了,大的小的都是随着自己的娘亲,衣衫簇新,眼睛都直勾勾的盯着院门口,看着三人过来,都又盯着她们看。

“宝珠、宝瑶,我们排在队尾吧”

三个小姑娘小步跑过去排在最后面。

巳时初,书院大门打开,朱雀和曲姑姑、刘禅三人已经在里面等候,还有洒扫的糜婶介绍的两个大娘。

“请各位姑娘进院,大娘们就不能进来了,请回去吧”

朱雀将各位小姑娘引进门,两位女先生在堂上安坐,小姑娘们随意的被安排到大堂上坐下,朱雀为大家排队安排好就出来了。

以后这位女学里面就是曲姑姑和刘婵的一言堂了,自己和老夫人,还有宋管事、卢先生他们都不能在这个院子中指责些什么。

“大家都回去吧,今天第一日开课,先生只会让大家熟悉一下女学的章程,大约午膳时间就放她们回去了”

岑婶子在外面望眼欲穿,但是里面不让进,没有办法呀,看夫人这样说,大家约定了等午膳之前再来接姑娘,且先散去忙自家事情。

“夫人,我们回小院吗?”

寒露想着还是去鸡舍那边看看吧,糜婶子说了,这两天准备孵一批鸡苗,想找自己讨讨主意。

“走,我们上鸡舍去,要是孵鸡苗,这又是个大活计”

寒露奇怪,孵个鸡苗,不就是母鸡抱窝的事,会是什么大活计吗?夫人又逗人。

等朱雀她们过去鸡舍那边,院中曲姑姑已经开始以闲聊的方式来认识这些小丫头。

“你是三妮,你是火丫头···”

她踱步在大家的座位之间走动,分给小姑娘们准备好的小沙盘,虽然是购置好了笔墨纸砚,但是都是从识字开始,未免过于浪费。

上次宋管事使这沙盘的时候被曲姑姑看见了,特意让加紧时间制了三十来个,里面加上沙子,一支木棍就可以让这些初学的丫头熟悉笔画。

“开这个女学是阚府老夫人、少夫人的主意···”刘婵在旁边补充道

“因着旁边的学塾全是男人,而我们大禹朝从来没有为女子所开设的学堂”

一个个端坐的小丫头们都仔细看着她,刘婵强装镇定,她自小和兄长一起读书,也曾被师长点起来阐述观点,倒也是不慌不忙。

“这个学堂将是你们成亲之前出了家族最后的庇佑之处”

“在此处你么可以习得文字,通晓史书杂谈、愿意的话,可以跟从我和曲姑姑学习刺绣、音律”

曲霜接话“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帮到你们,甚至有些浪费时间,这段日子应是田中最忙的时候,但是···”

一双双眼睛亮晶晶的,有些小丫头也不晓得为什么今天要来学堂,今天的衣裳还没洗,今天的鸡子还没有喂,今天的猪草还没有打···

曲姑姑回到自己的宽桌旁,提笔写字

她将一个大大的‘人’字写在纸上,微微吹干,拿起来,举着给这些懵懂的小丫头看,

“这个字读作‘人’,人就是我们,我们每一个都是‘人’,但女子自古就是地位卑下的,我们从来被认为是男子的附庸,依靠他们或者”

“我们整天就是洗衣煮饭,养育子女···”

下面的小姑娘们一个个整个握着双手,攥着拳头,她们在想曲姑姑讲的到底是对还是错,这样的日子可是父亲、母亲口中的好日子。

一种悸动在女学的院中散播,她们开始在自己的沙盘上学着写下这个‘人’字。

朱雀赶到鸡舍的时候,糜婶她们有些发愁,正聚在鸡舍门口的桑树下闲聊。

“我看要不到临县去看看,这眼瞅着鸡舍就空了,这小鸡子都长大了”

“对对,咱们这里收不着小鸡子,咱往远处寻寻,指不定有人家的母鸡抱窝抱的早的···”

朱雀过去悄悄插话

“这咱家自己的母鸡是不抱窝了吗?”

鸡舍中现在有五百多只鸡,天知道,刚开始的时候的五十多只是怎么一步步的变成了五百多只的,这逛一天的鸡蛋都得捡两百多枚,现在每隔一日,宋管事就要人赶车往州府去送一回鸡蛋。

这庄子上的鸡是吃草籽和虫子长大的,这下的鸡蛋格外的香嫩,有几家大酒楼都订好了每日让送过去,只是人手不足。

“且不要想这么多了,这鸡子现在这么多,你们还想要孵鸡苗儿?”

就离谱,这么多的鸡子都已经照管不过来了,这糜婶怎么还在盘算着扩大产业范围呀?”

“夫人,这眼看着秋收完大家都没有活计了,这小鸡子孵出来可以卖去别的村子,也是个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