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一晃三天过去了,田中割把子的青壮利索的将一百二十来亩的稻子全部割完了,眼见着着脸上晒得黑红的,跟着的小童也都晒得脸蛋通红。

这田中劳作就是这么苦,朱雀无法,只能让乔叔多熬些去暑的汤水,不间断的往田里送,这两天的饭食也是顿顿有荤腥,搞得她现在最想办的就是一个养猪场,这肉吃起来真是香呀。

“夫人,田中稻子都已经割完了,大家现在就在将稻捆都运回来,咱轮换着脱粒就成”

三天的时间,这速度,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赵木匠赶在今天又给大家添了五台脚踏的自动打谷机,分到大家手里,宋管事立马分了五班人马,轮换着经管自己分的这台机子。

“本来打算安排邢兄带着他们家的后生都回去的,但是他坚持还是帮咱们舂完米再回去”

朱雀点点头,邢叔父这次留下还是因为自觉占了她们的便宜,需得努力回报。

“那行,那就加紧舂米,完了之后咱们是不是应该去府县交田税了”

上次闲聊的时候,朱雀就听说了,山庄每年大约都是九月初去交田税,这次她也想跟着去看看。

“是啊,等舂米后,咱们就用这新米去缴田税,还有人丁税,夫人可有兴趣同去”

这就是朱雀的重点了,说定了到时候一起出发,宋管事赶紧回去继续看着。

田里收拾利索之后,所有的稻捆都拉到了平整好的打谷场,十太脚踏打谷机在当中放着,周围是垒的高高的稻捆。

“呦,来歇会儿,换下一个兄弟···”

虽是暑气难挡,但大家还是顶着汗滴埋头苦干。

“这些搬过去,稻杆拉走,拉走···”

邢叔父在旁边点拨自家年轻小伙。

“好,搬过去舂米那里,那边也快着点”

脱粒的伙计人手充足,舂米这最累的伙计,宋管事安排了体格好,力气大的几个,碓臼上面横着一根木杆,让舂米的人扶手。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不断反复,饶是最强健的汉子,一阵子下来也是累的汗流浃背。

舂好的米被从石臼中舀起来,装进旁边的布袋里,仔细的扎着口堆放在一起。

一堆堆的口袋放到一块儿,虽然不是自己家的,邢叔父看着也是开心。

短短五天的功夫,终于将所有米都舂完了。

等晚上大家用饭的时候,朱雀与宋管事细细的算了一下今年的产出,贫地与上等好田匀下来,约莫一亩地足足是有两石的稻米。

庄子上一共有一百二十亩地,这次大约就是打了二百四十石粮食还要多,朱雀粗略算了一下大约是现代的两万四千斤,宋管事说这个产量在郴州都是首屈一指了。

“夫人,我老宋算是服了,夫人真没有骗我,您怎么估摸出来的呀?”

看宋管事这不问清楚誓不罢休的样子,朱雀就脑子疼,她能跟宋管事讲遗传定律?亩产量?还是稻种病害防治?

“都让宋管事知道了,我可没点东西可以炫耀了?” 只能故作高深的回答。

“哈哈哈哈,夫人真是风趣”

第二日一早,先送邢家叔父回了梁丛山,摸着阚少夫人送给自己族中的打谷机,邢叔父笑开了眼。

“叔父,这东西虽好,咱们现在也用不上呀”

自家侄子也觉得这东西好,但是今年的稻子都收割完了,这玩意真是用不上了。

“你就是个死脑筋,你懂个啥?”

邢聪姚这次被叔父要求着一同归家,说好了要将族中女儿家都送过来,到庄子上识字。

“聪姚你来猜一下,叔父为什么一定要厚着脸皮子抢下这打谷机?”

“叔父想要向夫人示好,更重要的恐怕想要带着阖族搭上阚家这艘船”

邢叔父点点头,阚家如今这个少夫人甚是奇异,胸有天下,怀瑾握瑜,自己早些示好,总能帮这些后辈们谋个脸熟。

“叔父,这前人之祸······”

“多少代之前的事儿了,人家阚家还容我们邢家种着自个的地,收成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涨过,还不够仁义吗?人要知恩”

“叔父决定就好,咱们听叔父的”

邢叔父看着自己这一群的后辈,又瘦又黑,明年自己一定要让他们都吃饱饭,就想在阚家庄子上时候的伙食,好要有肉。

“那好,加快脚程,回去后家里的将宝瑶、宝珠在这的事都和老子娘说说,后日早上聪姚回去,要去读书的都将人送来”

邢聪瑶也点点头,这次自己的想法和叔叔的一致,阚家当家人现在是霍将军手下前锋大将军,夫人又不知从何处学得这些天授之术,眼看着,这小小的地方就要发达了,自己族里的小姑娘要是能沾光识个字,后面找婆家也能高看些。

“好了,走吧,家里人都等着呐”

这边宋管事套好了马车, 今天他们要将近十辆马车,每个马车装的慢慢当当的,外面蒙的黑色的遮布,旁边有庄子上的青壮和府中的护卫随行。

郴州境内虽说山匪

“夫人,咱们可以出发了,请您上马车”

朱雀这次出门还是带着寒露,两人穿戴最朴素的农妇样式,但身形气质,一眼就可以看出与一般人不一样。

“宋管事,吩咐大家启程”

阚家这个庄子离府县不远,他们一早出发,正午十分刚刚行到城门口。

这州府粮税定在这半月之内需得缴清,城门口有许多人在排着队。

“夫人,他们都是背着粮食来交税的,就一头牛驮着几个布袋”

她们在城门口等待的时候,寒露掀开帘子看着外面长长的队伍,里面具是面目蜡黄的老农,明明是秋收的季节,他们反而像遇了饥荒之年,整个人都是晃晃悠悠的。

大禹朝粮税在朱雀这个人来看,十税其二已经算是重税了,但宋管事等庄子上的老人来看,这比前朝的‘泰半’之税,也就是交税要达到田地出产的一半可是好太多了。

“今年本是旱灾之年,上欲施恩免赋税,但是边境战乱起,国库空虚”

看看这摇晃麻木的人群,背上背着所有的产出,朱雀实在是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