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靠山吃山,靠地种田 > 第109章 种子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北边境战事起伏,郴州阚家山庄恰好到了收新稻的日子。

赵木匠的舂米机终于交了上来,大家的惯例,先稀罕一下这玩意儿。

“呦,且不是说两个人就能舂出米来,这可省力气了”

“嗨,你没听说吗,这是要使驴拉的,可不用人了”

.......

朱雀到暖棚旁的时候,就见大家围着这新得的舂米机在不停的议论,不禁有些好奇。

“这是怎么了,大家怎么都不进去?”

看夫人过来,刘三叔,糜婶子都赶紧让出一条道来,让夫人能够到舂米机旁边来。

“呦,这是赵叔的舂米机送来了呀?等会儿咱们就试试”

赵木匠还在家研究改进舂米机,这次来送的是他的徒弟,小徒弟面容羞涩,被一群大娘大爷围着问这物件怎么使,小脸都红彤彤的。

“师傅说这也可以···用在石磨上,用骡子、驴都可以拉的动的···”

朱雀这就佩服了,果然不能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自己就是简单的说了一下舂米机的原理,咱们赵叔这个几十年的老木匠就能自动领会,改进出更加省力的2.0版本了。

“好的,那我来安排,夫人你们就先进暖棚开始收稻谷吧”

宋管事主动揽下这件活,反正这事后面还是要自己来处理的,先安排好以后就可以跟着大家一同打稻谷了。

宋管事依依不舍的赶紧去安置舂米机,这可是很影响他们这次收成的,听着大伙儿在暖房中一边干活一边高声闲聊,简直恨不得撇开腿跑起来。

五间暖房,每间也就只有一亩多的地儿,收成这几天,除了砖窑和屋舍那边没有停,鸡舍和鱼塘那边都没有留人,全部闲着的人手都过来了。

一天的时间,所有的暖房里的稻谷就全部收完了,趁着天黑,大家就想着将稻粒都脱了,是朱雀费了好多口舌才劝住。

都劳累了一天了,哪里还能够让大家熬着夜,非得今天将稻粒都脱完?

“寒露,你说大家怎么那么大的劲头”

朱雀自己都感觉到腰酸背痛,寒露服侍夫人梳洗后躺下,自己在脚榻旁坐下,为夫人掖掖被子,才低低说道

“因为夫人来到了这里,大家看到了希望···”

再转头看夫人已经沉沉的睡过去了,她才起身出去。

“夫人累着了,明早咱们晚些再叫夫人起来吧”

桃子合上手上的册子,夫人吩咐她将菌子每天的生长都细细的记录下来,自己要是做的好了,就让自己管一个菌子棚。

“姐姐,我明早就去院门口等着,甭管是谁,都不让扰了夫人的清净觉”

两个小丫头,就在院子里静静的看着当空的月亮,感觉自己跟着夫人好像真的长大了。

清早上,朱雀迷迷糊糊的睡醒了,浑身简直就像被碾过一般,屋子里静悄悄的,叫过两个小丫头收拾了赶紧出发,可别让大家等。

昨天一天收完了新稻,今天大伙就等着脱粒和舂米了,这其中最为急切的就是黎琳和宋管事了。

“夫人,你用了早膳了吗?”

朱雀刚出来的时候黎琳就在院门口等着,小徒弟多泽在旁边跟着,捧着自家师傅的宝贝算盘珠子。

“您怎么今天还把自己的算盘珠子请出来了?”

黎琳不管夫人的打趣,催着赶紧去脱粒。

打谷场上,二十台脚踏脱粒机已经摆好了,庄子上的青壮一个个捋起袖子,热火朝天的开始踩踏板了。

总共五亩的暖棚,金黄的稻垛在场边堆的高高的像一座小山。

“夫人这批稻谷熟的比上一批还要快”

宋管事刚刚为了亲自看一下这批新稻的产量,自己踩了半刻钟的踏板,这会儿已经满头大汗。

“这一批成熟将近是八十日的时间”

朱雀满打满算,三代之间,从三个月的成熟期提高到了八十天,看着是很明显,但主要还是因为暖棚的原因。

“这么说在南边试种两季稻是可以的吗?”

黎琳眼睛都冒光了,捧着一把麦穗左右端详。

“两季稻问题不大,就是这几年这口感问题还要改良”

黎琳一边听一边点头,这还有什么口感问题呀,多少人都不知道这稻米是什么滋味儿。

“那您看我那边准备多少亩地合适?”

这次的新稻,一部分将要当做以后的稻种,一小部分则会作为郴州新稻,随今年贡品,呈送京都,为皇帝贺寿。

这些是朱雀和刘师兄商量好的,还没有和这几位通过气,现在看黎琳已经和宋管事争上了,也是头疼。

“好了,这些稻谷自有分配,还是以耕种为主”

既然夫人开口了,两人也就先握手言和了,那边脱出粒的新稻已经整齐的装在袋子里,满满的堆了有几十袋。

估摸着每亩约有个四石的产量朱雀觉着自己的心也放下来了。这次的收获应该在两千斤左右,这产量说说看多也不多。

想想还要交给黎琳一部分带到南方气候湿润燥热的地方去,那自己这边剩的就要比原计划少很多了。

宋管事和黎琳简直是一步步的跟着,看着这些新稻被收进了腾出来的粮仓里,粮仓提前收拾的干净整洁,大家费力的用独轮车推了进来。

“黎先生就先带五百斤稻种试种吧”

黎琳巴巴的跟着一天了,看着这五六十袋的稻种也比较纠结,这‘区区’五百斤可怎么分配,光自己的田庄都不够种的呀。

“等明年初夏,粮种再给你一千五百斤”

他听到这才舒了一口气,旁边的宋管事已经开始算了,自己手头上剩下的稻种能够在春种的时候,最多能够种满几亩地。

忙了两天的大家听夫人的招呼,都到大厨房吃了一顿,炖的小公鸡,鱼塘里抓的鱼,吃的大家满嘴流油。

之后的几天就是闰月节,庄子上在府县周围有亲戚的都惯常去走亲访友了,言语之间不经意就将庄子上新稻丰收的事儿传了出去,仅仅几日之间,整个郴州周围就轰动了。

“夫人,府君来访,有急事相商”

刑聪姚匆匆来朱雀院中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