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捷报…,西境捷报”

大殿上,武宣帝被这群文臣武将都吵得脑仁疼,这打仗那点不需要银子,自己可是私库都开了。

“圣上,我凉州已拨付一千石,赋税之外,府库并不丰盈,您看…”

“圣上,为母后皇太后修建陵寝之事…”

“圣上,太子太傅的人选臣已拟好,请圣上从中选擢…”

……

乱糟糟的比市井商贩都不如,各大臣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报…捷报…,西境…捷报”

武宣帝蹭的就从御座上站起来,内侍赶紧让传令官上前来。

漆封的信笺上是肃亲王的印鉴,没看皇帝都笑歪了嘴吗?

“即是捷报,当殿诵读…”

这不比那些“爱卿们”的吵闹声悦耳吗?

“臣肃亲王朔凤绰启,臣领西境大军,同前锋营将军阚御文,斥候营主将霍从敏,凉州卫主将…,于重光十四年元月廿十日,将鞑靼部族三万余众困于西凌城,僵持十日,鞑靼太子阔么若携大王女莫南,鞑靼人众共五万,出城献降…”

“鞑靼太子阔么若言,愿向大禹称臣,百年之内,永不犯边”

“现两军分驻于西凌城外,请圣上示下…”

看御座之上的皇帝一脸凝重,不复刚才的兴奋,底下的大臣就开始上奏。

“大禹之福,圣上之福,圣上威名威达四海…”

有拍马屁的就有泼冷水的

“圣上,鞑靼之众狼子野心,我西凌城原有两千余丁户,人口十万之众,现在存者十不足一…”

“臣附议,鞑靼太子阔么若此番低头定然不是真正臣服于陛下威仪,所图者甚大”

武宣帝何尝不是先喜后惊,先皇在位时自己与濯意还有故去的刘临山,就他们几个,将前沙律王斩于西境。

现在的鞑靼太子曾立誓定要报杀父之仇,现在只怕也就是被强按低头。

“兵部认为如何?”

兵部侍郎王贤隼上前,此前他可是力主死战,这番站出来奏禀的动作,让武宣帝眉头一皱。

“臣认为可…先答应和谈”

王贤隼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寂静下来。

王氏一家曾有“五虎子”,“六鹰孙”,与鞑靼这百年之间已尽殉国,唯留王侍郎这年岁七十的老人。

一座煊煊赫赫的王家大宅只有老人与寡妇幼儿。

“老夫主战是…为护我大禹疆土,主和…亦是为百姓,若有百年安息,…那我王家与天下众亡将亦可瞑目”

一番铿锵之词被说的磕磕绊绊,但也是正中武宣帝的下怀。

自己的国库打不起,若是能和谈,算是给鞑靼一条路,但和谈不是给自己休养生息的机会

“着兵部…吏部…礼部…准备和谈之事…”

“…左相代朕亲往西凌城,助肃王,力促和谈达成”

左相为皇后兄长熊启彭,高声应是。

两日之后,熊启彭代帝和谈,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京都。

两军分开驻扎,未免和谈之事之前,鞑靼部族被‘不小心伤到’,鞑靼部族决定安排在城外扎营。

阚御文出了乱糟糟的帐篷,现在众将正在为暂时安置鞑靼这群人吵得不可开交。

“兄长怎么一副神思不属的样子?”

朔凤绰看大哥跑了,也是有样学样的溜出来透口气。

“没什么,你这几日盯紧点,鞑靼太子可不是好相与的,我们静等圣上抉择”

看他点点头,阚御文就借口有事匆匆回营帐了。

“唉,兄长,我想问问嫂嫂···”

既然鞑靼近在咫尺,那嫂嫂岂不是立刻就能回到兄长身边?

“少主你?···”

隋理看少主回来之后,默默的坐在那,整个人像是失去了生气,忍了许久还是缓缓问道。

“既然鞑靼愿意降我大禹,和谈势在必行,夫人···很快就能回来”

阚御文闻言却是摇摇头,指指自己的小腹,突兀的问道

“那个小孩摸了我这里···还说夫人说了···她···和小西···都很好”

“小西···是什么?”

隋理被问愣了,小腹···小西?

他怎么知道少夫人这和少爷玩的什么字谜。

算了,还是问问小九靠谱,自己一把年纪了,也没个夫人,怎么猜的中这些年轻人的心思。

大禹与鞑靼僵持七日之后,终于等到了左相熊启彭。

彭相一路衣不解带,可算是到了这西境,冰天雪地的冻的一行人够呛。

“圣上谕,以肃王为主,本相为辅,力主促成和谈,成边境息兵,百姓安居···”

安居···如何安居?这西凌城被残杀掳掠的百姓,数万鲜活的生命,他们拿的到公平二字。

“真的···和谈?”

朔凤绰的内心是不愿意的,自己作为皇室子弟,在西境从军多年,为的就是拒敌、守土、保国。

现在鞑靼人明明已经在他们剑指之下,刀刃可为亡人祭奠,却不被准许落下。

“圣上有话给您,让您好好跟在阚将军身边,学学什么是为将,为民···”

左相知道的不多,但圣上透露出的意思,濯意是好样的,夫人在敌手也不愿被威胁。

自己出发的时候,就被百般叮嘱,定要好好将濯意这位巾帼夫人救回来,多加褒奖传颂。

第二日早早的,西凌城东门口,两军中间搭起了一座高高的帐篷。

肃王执意在城外和谈,鞑靼部族据城两月,他们不配再踏入大禹的城池。

帐篷由大禹与鞑靼各出一半人手把守,左相邀鞑靼太子阔么若与大王女先行就坐。

“既然阔么若太子愿意和谈,为大禹的臣属,那和谈诚意为何?”

阔么若这几日在帐中就是与王妹研究和谈的详细条目,但和谈刚刚开始,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

“我鞑靼愿每年为大禹贡羊五百只,牛千只···”

“哼,···即愿为臣属,这些东西是不是太过寒酸,难以表示鞑靼的心意呀”

肃王冷哼一声,他很是看不得这个阔么若,城府太深,若不是大哥和凉州、陈州合兵围住,这厮怎么会投降、和谈?

“肃王过誉了,鞑靼苦寒,人口不丰,这些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

“诚意,那先将我嫂···阚夫人送回”

阔么若抿嘴一笑,转头看着阚御文,缓缓道

“这···就是我鞑靼的条件了,我以正妻之位,迎朱小姐为王妃···”

满帐一阵寂静,大家齐齐去看阚将军的表情。